本周一,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全球75家主要衍生品交易所的成交量(含集中清算的场外交易量)排名显示,我国近年来全球排 名一直处于上升势头的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除郑商所前进至第11名外,上期所、大商所分别下滑至第13、14名。同时,这三家交易所总成交量占全球商品类 衍生品的比重,已由高峰时的一半以上跌落至今年一季度的三分之一。
FIA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头一季度全球交易所场内交易及清算的衍生品总量高达60.4亿手,较去年同期增长18.9%。其中,期权类品种增幅 23.6%,进一步拉开了其成交量领先于期货类品种的差距;因股指、个股、利率类的增幅均在20%以上,金融类衍生品成交总量占全部衍生品的比重提升至 89%,股指占金融类比重则增至38.6%。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一度遭受沉重打击的美国衍生品场内成交量,近一年多来恢复迅速。FIA的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北美市场的成交量同比增长23%,高出亚太市场的19.5%。不过,北美所占34.1%的市场份额,仍较亚太的38.2%逊色。
事实上,曾占据全球商品类衍生品一半以上成交量的中国市场,因去年四季度开始政府加大调控通胀预期的力度及各交易所纷纷采取了提高交易保证金比例、取消当日平仓手续费优惠、限制过度投机等措施,连续多年来高歌猛进的成交量开始持续性下滑。
以FIA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因统计口径等的不同,与国内官方数据有微小的差异)为例,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较去年一季度的成交量分别 下降了50.3%、19.5%、16%。而按去年全年的成交量排名,上述三家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分别名列第11、12、13位,去年一季度的排名次序则为 第10、11、13位。同时,这三家交易所总成交量占全球商品类衍生品的比重,已由去年前8个月高峰时的51.3%跌落至今年一季度的33.8%。
另外,去年4月推出首个金融期货品种即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其日成交量早在去年下半年已开始下滑。按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 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的成交总量虽达11789513手,但已无法跻身FIA今年一季度全球交易所排名的前30位。而一鸣惊人的该交易所,曾名列去年全年 成交量排名的第29位。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场外交易(OTC)市场未了结衍生品的名义价值总额(notional amounts outstanding)统计数据则显示,未列入FIA统计范畴的场外衍生品规模在金融危机后,虽受美国努力加强场外交易市场监管的影响,经历了场外交易 向场内交易的部分转移,但去年12月已达到601.05万亿美元。这一切均表明,全球场内、场外的衍生品交易,仍有蓬勃发展的潜力。
而国内期货市场今年以来成交规模却萎缩二至三成,或可视为期货市场发生质变的一种“转型代价”。但已有业内人士担忧,国内期货市场监管的过度及 创新的不足,已导致流动性下降,正驱使套保、套利交易者成规模地转向境外交易,这将进一步削弱中国期货市场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