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因频频遭到猎杀股价大幅下跌,但这种趋势近期开始出现一些转变的迹象,追踪中国概念股的i美股中概30指数上周涨幅达到了惊人的15.3%。
当地时间7月4日,管理着6630亿美元的Wellington资产管理公司披露的文件显示,该公司购买了卷入造假丑闻的嘉汉林业公司11.5%的股份,该消息刺激嘉汉林业当天在多伦多股市上涨28%。
一位曾经做空过东方纸业和嘉汉林业的对冲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他前不久一直在考察股价大幅下跌的中国概念股,因为可能有一些股票没有造假,“只是受牵连错杀了”。
尽管如此,华尔街近期看空或做空中国的声音并没有减轻,“地方债危机”成了他们新的主题,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持续升温。
华尔街持续炒作中国地方债
最新的讨论来自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该机构在7月5日的一份报告中说,中国审计署关于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敞口数据可能低估了3.5万亿元人民币,并进一步警告称,此类贷款数额巨大,可能对中国的银行系统构成威胁。
受此消息影响,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股价当日全线下跌。
华尔街这一轮中国地方债“危机”的讨论始于路透社6月初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和发改委今年计划清理3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将被迫承担损失。
一位曾在美联储担任资深经济学家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官员告诉本报记者,金融危机后他对中国最担心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对投资驱动的经济很上瘾,先定增长目标,然后依据这个目标去上项目,都能完成增长任务,这其中必然存在大量浪费,可能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
中国相关部委并未对地方债问题作出回应。不过中国国家审计署6月27日公布的2010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到10.7万亿元人民币。
穆迪称,在对中国国家审计署和银监会的估算数据进行对比之后,又发现了3.5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债务。
而这3.5万亿地方债务对银行华尔街看空或做空中国的声音并没有减轻,只是“做空中国”的主题正在悄然转换。“地方债危机”成了他们新的主题,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持续升温。来说,可能也是风险最大的贷款。
穆迪分析师章怡在报告中说:“由于国家审计署的报告并未覆盖这些地方政府贷款,这意味着国家审计署并未视这些贷款为对地方政府的真正债权。这表示此类贷款很可能缺乏全面完整的书面文件,并可能会构成最大的违约风险。”
另外,国家审计署表示,在10.7万亿地方债中,银行向地方政府发放的贷款金额约为8.5万亿元。穆迪称,考虑到目前没有清晰的方法应对地方债问题,该机构对中国银行系统的信贷展望可能会转为负面。
穆迪预计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规模占总贷款规模的比例可能会升至8%-12%之间。
“危机将至”还是“事实可控”?
另两大评级机构的看法也不乐观。惠誉今年4月曾以中国政府可能最终将要救助银行为由,将中国AA长期本币债信评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而标准普尔本月则表示,银行对地方政府放款恐怕有高达30%将转为坏账,成为银行坏账的主要来源。
渣打银行分析师王志浩估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正式、非正式债务总和达到28.2万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2010年中国GDP的71%。
王志浩在报告中推测,至少有4万亿-6万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债务将最终无法偿还。“总有一天,中央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地方债务这一巨大窟窿。”
法兴银行的一篇报告则表示,按照路透社描述的救助规模,中国清理3万亿地方债相当于美国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规模的1.5倍,“这暗示中国遭遇的危机可能是2008年时美国的1.5倍”。
不过在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看来,最近关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报道开始不断见诸报端,这是华尔街老板们和西方媒体炒作由此带来的中国银行体系风险和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他认为,西方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炒作与“担忧”是过虑了,因为从基本面上来讲,一个具有更低的政府债务、更高的经济增速和更强劲资本流入的中国,其地方债务的风险“事实上是可控的”,更谈不上违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