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日本最早的大米期货交易始于江户时代的大阪堂岛地区,持续了近200年,到1939年日本实施战时经济管制而停止。上述两家交易所曾在2005年申请重启大米期货交易,但当时正值日本产业结构调整,考虑到大米期货的重启可能对当时的价格维持政策形成干扰,因此并未获批。由于大米在日本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关政府部门和市场也期待通过此次重启大米期货交易提高大米市场价格的透明度,帮助日本农户规避大米市价波动的风险。
早在7月6日,在大商所与“期货期权世界”联合主办的中国及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论坛上,东京谷物交易所执行官伊藤国光曾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日本即将上市的大米品种主要为关东地区和北陆地区产的“越光米”(又称“白雪米”,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味道好,价格相对昂贵)。该品种的单日涨跌停板幅度为每60公斤300日元之内。伊藤国光称,大米期货运行成熟活跃以后,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稻米主产国和地区能参与到大米期货的交易中来。
“日本大米年产量仅800多万吨,而国内仅早籼稻产量就有3000多万吨,而且日本此次上市的标的为高端品种(国内进口‘越光米’零售价为每袋5公斤660多元),预计其价格走势对国内市场没有太大影响。”湖南金信期货研发部负责人朱涛表示,目前在中国周边的几个国家,只有印度上市有稻米期货品种。不过虽然印度稻米年产量较大,但由于合约标的较为混乱,市场不规范,品种也不活跃,并不具备国际价格指导作用。CBOT也有稻米期货品种,但交易量不大,对国内基本没有影响。“东南亚2008年曾有一波大米价格的暴涨,米价最高时曾是国内的两倍多,但国内价格并没有什么变化。”朱涛表示。
良运期货的姜大中也认为,国内稻米市场基本上自给自足,虽有一定进口量,但主要为泰国香米和日本的优质米,供应高端消费,出口也只是政策性目的,所以国际市场米价对国内影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亚洲主要粮食作物,大米市场一直缺乏主导价格,虽然泰国、越南等国稻米出口量较大,但囿于自身经济实力且缺乏成熟的市场,价格影响力有限。国内上市的早籼稻多用作低端工业加工用料,且基本自给自足,所以国内早籼稻期货与国际市场稻米价格走势的联动性较弱。
不过由于日本大米出口量较大,一些市场人士估计,日本大米期货上市后活跃度会比国内早籼稻高,有助于其掌握亚洲大米定价权。上海中期分析师经琢成认为,由于日本期货市场较为开放,且日元可以自由兑换,大米期市或与东京胶一样,参与的国际客户将占较大比例。
链接:东京谷物交易所是亚洲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期货市场。1952年,东京谷物交易所在东京大米市场的原址上成立。东京大米市场于19世纪末开始交易,其前身是Dojima大米市场,始建于18世纪。东京谷物交易所上市品种有玉米、豆粕、大豆、非转基因大豆、红豆、阿拉伯咖啡、罗巴斯达咖啡、原糖、生丝和蔬菜指数等。东京谷物交易所为非营利性会员制组织,现有会员149家;1998年全面实现电子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