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受关注的欧债危机问题上,以德国为首的核心成员国因其自身经济相对优异的表现,坚决反对市场普遍预期的发行欧元债券等解决方式,认为只有长期的财政改革才是走出债务困境的根本途径。而希腊等国以及潜在危机国则呼吁推出欧元债券,或者至少是扩大救助基金的规模,称这样才能保证市场对欧元区国家的信心,从而有助于欧元区各国的发展。
新援助计划或将希腊推向违约
与此同时,欧元区国家正力劝希腊接受以现金抵押换取援助的协议。
评级机构穆迪22日表示,这加剧了希腊延迟获得救助资金的风险,暴露了表面上团结一致的欧元区国家间深深的裂痕,并可能将希腊推向违约。穆迪称,更多提供现金抵押的类似协议将对希腊的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穆迪对希腊的评级是Ca,只比违约高一格。
欧债危机的野火不会停在那里等待救助措施。7月下旬以来,意大利主权债务问题趋于恶化。意大利股指连日下滑,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攀升到6%以上的高位,意大利10年期国债与作为基准的德国同期国债的利差达到了390个基点,创下欧元区诞生12年以来的新高。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对欧元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冲击都将远远大于希腊或爱尔兰。
意大利经济最大的难题在于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这也是此次债务问题迅速恶化的重要原因。2005年至2008年,意大利经济增速比欧元区平均水平低8%,比德、法两国低4%。今年第一季度,意大利经济增长率为0.1%。西班牙的债务问题也在进一步恶化。据统计,西班牙2010年公共债务总额占GDP比例约为60%,预计2011年将进一步升至67%。
欧元区分崩离析可能性增大
《经济学人信息部》主编兼首席经济学家布罗平本月19日表示,未来几年欧元区分崩离析的可能性高达40%。
对此欧元区内有着不同的声音。“我们没有考虑过这种退出机制,欧元区并不是能随意进出的,货币也不可能像衣服一样换来换去。”卢森堡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伊夫·梅尔施近日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梅尔施认为,一个国家要退出货币区,就必须要建立起自己本国的货币,这是不现实的,会从根本上毁灭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该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将没有容身之地,这甚至比货币区内部出现危机更加严重,这就是经济上的自杀。”
即便没有“自杀”,欧洲中央银行(ECB)“病急乱投医”干预债券市场的行为也始终让人担忧。半个月之前的8月8日,为了阻止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大陆两大经济体造成损害,ECB开始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券。然而在去年5月份,尽管冒着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ECB在次级市场购买希腊等国债券的决定,并未将这些国家从高国债收益中解救出来。自2010年5月份推出国债购买计划以来,到上周为止ECB用于购买政府债券的资金总额已达1105亿欧元。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欧盟和欧元区国家金融救助的成本将成倍增长,若主要国家强力推行救助措施,可能使更多欧盟国家产生质疑并选择退出救助计划,欧盟国家的内部分歧会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