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将探索制定保税仓单质押融资、大宗商品企业离岸账户设立等方案
在全国率先试点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后,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上周五开始正式走通期货保税交割全部7大环节。下一步,上海将探索制定开展保税仓单质押融资、大宗商品企业离岸账户设立等方案。
从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举行的“洋山首批大宗商品企业入驻颁证仪式暨期货保税交割试点情况发布会”上传来的消息显示,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自去年12月4日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率先试点以来,已于今年8月底完成了期货保税交割7大环节(仓单生成、仓单质押、到期交割、期转现交割、仓单注销、报关进口和转口出境)的全贯通,正式进入市场运作阶段。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表示,依托期货保税交割的先发优势,上海将进一步吸引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金融服务机构入驻,拓展大宗商品产业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下一步,上海将结合大宗商品运营的融资需求,探索开展保税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在海关等部门支持下,形成风险可控的操作方案,以满足大宗商品企业融资需求;同时在国务院19号文明确“洋山保税港区注册企业可开设离岸账户”的政策框架下,把大宗商品企业离岸账户设立作为重点研究,满足大宗商品企业开展境外离岸业务的需求。
同时,上海还将筹建大宗商品保税电子交易平台,打造期货与现货结合的大宗商品集散平台等配套衍生功能。戴海波表示,洋山保税港区将拓展结算、融资功能,形成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类大宗商品综合交易中心,成为亚太地区的“价格风向标”,凸显上海的大宗商品定价功能。
目前,洋山保税港区大宗商品集散平台雏形初现。以试点铜为例,今年上半年,经过综合保税区进口的铜以及制品规模达到历史新高,为42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的进出口总量,意味着上海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我国电解铜最重要的进口集散枢纽。同时,日前成立的“洋山大宗商品临港产业中心”和“洋山大宗商品同盛产业中心”,将对洋山的物业资源和产业规划进行调整,预计可提供20万平米的配套物业资源,这一规模已经与新加坡大宗商品仓储物业规模相当。截至目前,明确表示有意向投资注册洋山保税港区的大宗商品运营企业已超过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