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我国民间借贷市场风险形成的原因和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1-12-23
核心提示:  近期爆发的全国性民间借贷危机,一方面是因偏紧的融资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持续上升。建议对货币政策适当...
   近期爆发的全国性民间借贷危机,一方面是因偏紧的融资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持续上升。建议对货币政策适当微调,使其由目前的偏紧状态回归“稳健”;建议改变通过收紧房企融资渠道来调控房价的策略(长期看是无效的);建议通过减税降费,缓解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建议加大金融改革和开放力度,尽快将民间借贷纳入体制内管理。
 
  今年以来,浙江温州、内蒙鄂尔多斯、山东青岛、河南安阳、江苏泗阳、广东东莞、福建厦门和安溪、宁夏固原等地相继爆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老板欠债“跑路”的事件,说明民间借贷风险暴露已不是个别地区的局部问题。面对风起云涌的民间借贷危局,如何从源头理清民间借贷风险大范围暴露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是摆在相关各方面前的一道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
 
  融资政策持续收紧是导致今年民间借贷“火爆”的根本原因
 
  年初以来,央行通过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银根,信贷资金持续收紧。1—3季度贷款累计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其中,1季度平均月增贷款7500亿元,2季度下降至6400亿元,3季度进一步下降到5000亿元。即使4季度仍保持每月5000亿元的增长规模,全年新增信贷也不会超过7.2万亿元,低于年初拟定的7.5万亿元的调控目标,届时信贷增速将回落至15%以下的较低水平。
 
  除银行表内融资同比减少外,银行表外融资也相比去年明显下降。前几年快速增长的“银信合作”贷款早在2010年7月即被银监会叫停,之后又发文规定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比例不得高于30%,且要求商业银行按每季至少25%的比例将表外银信合作贷款在两年内转入表内。文件下发后,银信合作贷款额应声而落,余额由2010年6月的2.22万亿元下降到2010年年末的1.66万亿元。2011年上半年信托贷款仅增加913亿元,同比少增5102亿元。
 
  不仅银行融资持续回落,而且其他融资渠道也明显收紧。据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3季度我国全社会融资规模为9.80万亿元,同比减少1.26万亿元。除人民币贷款规模与去年相比明显减少外,信托贷款(同比少增392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增9843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少增1373亿元)、股票融资(同比少增113亿元)均出现了明显减少,只有外币贷款(同比多增1849亿元)和委托贷款(同比多增5625亿元)相比去年明显增加。
 
  上述正规融资渠道收紧后,各路企业纷纷到民间高利贷市场寻找资金,结果导致民间借贷利率高企,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出现老板纷纷“跑路”的危机局面。
 
  中小企业融资增长悖论:数据不实还是另有隐情?
 
  从央行发布的数据看,今年银行系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截止到3季度末,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2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比年初增加2.26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68.4%,比2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10.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增速比大、中型企业分别高13.9个和11.7个百分点;前3季度小企业贷款累计增加1.3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39.2%,比2季度末提高3.9个百分点。尽管上述官方数据所反映的中小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可能因企业类型划分问题而存在一定水分,但是和历史数据相比,今年中小企业从银行系统获得的资金量无疑好于往年。那么,为何今年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缺口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呢?
 
  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是导致今年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最直接原因
 
  自2010年年初,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收紧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银信合作”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债券、股票融资等),来“逼迫”其通过降价销售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这项政策实施之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大为收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3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合计6.19万亿元,其中国内贷款9749亿元,占比15.7%,比年初下降6.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679亿元,占比1.1%,比年初提高0.4个百分点;自筹资金2.55万亿元,占比41.2%,比年初提高6.8个百分点;其他资金(包括定金、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2.6万亿元,占比41.9%,比年初下降1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说明,今年以来,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比不断下降,而自筹资金占比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国家希望达到的政策效果——“逼迫”开发商通过降价销售获得开发投资资金的目标并未实现,定金、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占比不但没有大幅提高,反而出现下降。目前房地产开发贷款(包括保障房贷款)增速已经由2010年年初最高同比增长48.5%回落至3季度末同比增长3.7%的极低水平(远低于同期15.9%的平均贷款增速),前三季度房地产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额几乎为零,“银信合作”融资渠道早在2010年7月就被叫停(银信合作贷款大部分是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总之,今年房地产业资金供应异常紧张。
 
  由于资金供应紧张,为维持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房地产企业)不得不加大在民间借贷市场的融资力度,而民间借贷市场一直都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估计中小企业85%左右的资金是通过民间借贷市场筹集的),由于银根持续收紧,民间资金池本就捉襟见肘,再加上房地产企业强势介入(在资金价格上,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和高收益的房地产企业竞争),中小企业资金供应陷入困境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温州、鄂尔多斯等地的情况看,大多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老板,都是因参与了房地产投资或间接向房地产企业放贷而陷入困境的,而其主业经营并未出现太大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近期显现的全国性民间借贷危局,虽然根源出在偏紧的融资政策,但直接原因是由房地产调控政策造成的。
 
  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持续上升是引发“跑路”潮的另一大原因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四项成本上升压力。一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扣除价格因素,2001年—2010年10年间我国平均工资年实际增长率为12.2%;二是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三是国家税费负担过重的压力:2001年—2010年10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名义增速平均比GDP名义增速高5个百分点,今年前3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5%,较同期18.7%的GDP名义增速高10.9个百分点;四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在上述四项成本压力作用下,中小企业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一方面,由于利润率低,中小企业在民间借贷市场无法和房地产等高利企业竞争,结果导致资金客观上无法配置到中小企业部门;另一方面,利润率下降也会极大地挫伤企业家通过创新提升企业赢利能力的积极性。在高利率诱惑下,一部分中小企业主甚至将主业运营资金从企业抽离,加入到食利放贷者的行列,而没有健康实业支撑的高利贷市场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因此,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加重是导致民间借贷市场资金链断裂的另一大原因。
 
  民间借贷危机凸显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
 
  此次温州等地出现民间借贷危机,主要表现为在高息重压下,个别中小企业或个人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以致引发连锁反应,众多受到牵连的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陷入困境,甚至出现大面积倒闭的现象。因此,直观看,引发民间借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过高的借贷利率(据调查,今年全国各地民间借贷利率普遍高出央行基准利率4—6倍).
 
  民间借贷市场之所以出现如此高息,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银根收得过紧,二是民间借贷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结果导致借贷双方在资金定价方面存在很强的“逆向选择”倾向,以致将利率抬得过高;三是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服务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资金供不应求,定价自然偏高;四是民间借贷市场游离于体制之外,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加上监管缺位,导致交易成本(合同执行成本)过高,从而进一步推高资金价格。
 
  以上四方面的原因,除了货币政策收得过紧这个原因之外,其他三方面都和我国金融改革不到位、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有关。如果能将民间借贷市场纳入体制内加以规范和监管,那么信息不对称问题必将得到有效解决,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也可得到有效改善;如果在银行牌照发放方面早日对内资开放,那么,大量存在于民间的地下钱庄就可早日浮出水面,成为专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小微银行,金融服务短缺的难题就可得到有效化解。
 
  结论和政策建议
 
  总结上文,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今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之所以出现较大问题,归根结底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因受货币政策收紧、融资渠道单一和房地产企业融资竞争等因素影响而普遍感到融资困难;二是中小企业因成本上升而普遍面临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问题。基于上述结论,我们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建议对货币政策适当微调,使其由目前的偏紧状态回归“稳健”。
 
  建议央行对当前货币政策进行适度微调,使之由目前“偏紧”状态向“稳健”状态(而非“宽松”状态)回归。具体地说,就是通过适度增加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的投放(适度放松银根),使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回落至3%左右的“稳健”水平,以保证4季度每月新增贷款提升至6000亿元左右。考虑到4季度央票和正回购到期票量有限,建议央行采取减少(或停止)央票发行和正回购操作,或定向增加逆回购操作,甚至采取小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办法,来适度增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注入量。另外,针对目前中小企业资金偏紧的具体情况,央行也可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或针对一些地区和行业实施定向宽松政策,鼓励银行在信贷额度分配上向中小企业、特定地区和行业倾斜。总之,只有将目前总量偏紧的货币政策回调至“稳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才能得到根本扭转。
 
  2。寻找恰当时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作出微调。
 
  采取收紧融资渠道来迫使房地产企业降价销售的策略,虽短期内可能会收到一定成效,但长期看却是无效的。如果房地产企业长期面临融资压力,那么它们就会停止买地建房。在刚性需求约束下,供给没有了,长期看房屋价格只可能上涨而不会下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增速已经由1月份的57.1%大幅回落至9月末的7.2%,其中北京地区1—9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5.7%,这意味着未来1—2年我国商品房供应量可能会明显减少,非常不利于房价的远期调控。采取收紧房企融资渠道来压低房价的策略,短期内会把房地产企业逼入民间借贷市场与中小企业争夺资金,从而推高民间借贷利率,引发全国性借贷危机。
 
  个人认为,在刚性需求约束下,抑制房价的可行策略只能是通过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和商品房的建设力度,通过增加供给(包括保障房的供给和商品房的供给)的办法,来改善市场对未来房屋供求前景的预期,只有这样,房价才可能真正降下来。
 
  3。通过减税降费,缓解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压力。
 
  目前中小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税费负担过重、融资成本过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四重成本压力。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政府似乎无法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直接干预;但对于融资成本上升和税费负担过重,政府却有很大政策施展空间。尤其在税费减免方面,政府完全可结合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力度更大的减税降费措施。
 
  4。加大金融改革和开放力度,尽快将民间借贷行为纳入体制内管理。
 
  此次民间借贷危机凸显出我国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对待民间自发形成的金融市场,要采取改革的办法对其进行疏导和规范,切忌一味采取“堵”的办法予以压制。一些新的金融服务形式之所以在民间出现,说明市场有需求,政府应因势利导,满足市场的需求。总之,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改革和开放力度,尽快实现民间借贷合法化,并将其纳入体制内加以管理。
 
  5。对当前民间借贷风险,既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置若罔闻。
 
  根据金融监管当局和一些研究机构估算的数据,我国民间借贷规模大致在3万亿元至5万亿元之间,约占银行贷款总额的7%左右,因此,民间借贷市场规模并不是很大。同时,民间借贷风险并未大面积扩散,即使在民间借贷问题比较严重的温州,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跑路”的也仅是少数。加上目前民间借贷风险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并已针对该问题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包括减税、定向宽松、行政介入等等),因此,民间借贷风险尚在可控范围。
 
  另一方面,也应对民间借贷风险可能对中小企业和宏观经济造成的伤害有充分的认识。由于民间借贷风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旦失控,很可能形成扩散效应,引发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甚至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外贸订单一夜之间消失,结果导致中小企业在4季度大面积倒闭,当年3季度经济增速还保持在9.0%左右,但到4季度末,经济增速就大幅回落至6.8%的水平。由于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生产的商品占全社会商品销售量的50%,上缴的税收占总税收的50%,出口的商品占全部商品出口的68%,创造的就业占全国新增就业的80%以上,因此,面对目前严峻的民间借贷危局,各方应予以高度重视,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等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积极救治。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