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来看,美国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确实取得了进展,但还不够快。最近3个月,非农就业人数分别增加15.7万、20.3万和24.3万,表现出上升态势。目前的非农总人数仍低于危机前的560万人,如果每月新增人数少于25万人,非农就业总人数在2014年之前就没有希望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本月新增人数刚刚接近了这一数值,趋势能否维持仍有待观察。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临时援助服务业、教育与健康服务等行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贡献较大;建筑业虽然新增就业2.1万人,但较上月减少了1万人,显示房地产市场回升力量仍然不足;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就业则是拖累因素,分别减少了1.3万人和5000人。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1月份新增就业人数5万人,较上月增加1.8万人。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讲,积极意义是比较大的。但从伯南克日前在国会所作证词来看,美国制造业近期回升的动力主要源于老旧设备的更新需求,是否为新投资周期启动所拉动,目前还难以确认。如果新投资周期未能启动,那么制造业回升的持续性就值得怀疑了。
与新增就业人数相比,1月份失业率从8.5%下降到8.3%的积极意义其实并不大。失业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就业参与率的下降有关的。1月份美国不计入劳动力的人数达到了8787万人,环比大幅增加了117.7万人,应该是与放弃找工作的人数大幅增加有关。这导致1月份美国就业参与率下降到了63.7%,创下198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新增就业人数明显上升,但裁员人数大幅增加的势头同样需要关注。根据挑战者裁员报告,2011年企业宣布的裁员人数达到了60.61万人,较2010年的52.99万人增加了14%;金融业裁员人数与2010年相比则增加了165%至6.4万人;政府裁员人数为18.31万人,是2002年以来新高。今年1月份,美国企业裁员人数达到5.3万人,是近5个月以来的新高。
综合来看,个人认为,美国整体就业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1月份就业总人数与总人口(16岁以上人口)的比值依然处于58.5%的低位,连续3个月没有变化。这个指标从2006年的63.4%直线下降到2009年底的58.2%,2010年至2012年1月,处于58.2%至58.7%,始终未能回升。与去年1月份相比,2012年1月份该指标只是微弱上升了0.1个百分点;和危机前相比,则还有4.8个百分点的差距。因此,整体的就业形势对奥巴马的连任竞选依然不利。
美国就业市场现状也说明了发达国家经济体中,美国经济是相对较好的,短期内衰退风险也较小;但正如伯南克所担忧的,目前美国经济的好转过于缓慢,导致经济体缺乏“抗击打”能力。如果欧债危机明显恶化,美国经济仍将受到较大冲击。两党针对债务上限的又一轮扯皮今年底又将开始,从2013年开始,美国财政紧缩对经济的拖累则会明显显露出来,巩固“战壕”的时间并不充裕。美联储方面,如果情况未能明显改善,推出又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