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行在资金对冲上更多依赖正回购的方式,短期限的3个月央票同样遭遇到“询而不发”的窘态。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后发现,今年2月6日及3月1日,央行两次向市场机构征询该期限央票需求,但并未招标。
“机构认购意愿并不强烈,而且与91天正回购相比,央票属于可出售账户,需进行市值评估。在收益不高的同时,操作程序也较麻烦。”上海某外资银行交易员告诉记者。
对此,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俊郁认为,央行放弃央票的原因,还在于稳定市场利率预期,不想藉此释放冗余的货币信号。刘俊郁指出,正回购不像央票那样可进行交易,因而完全不会对当前市场利率形成干扰。再说,91天正回购和3个月央票期限相近,可以达到一样的对冲滚动效果。
“资金面依旧比较脆弱,但央行对目前的价格水平已基本认可。是否继续下调准备金率,还要看2月份的信贷情况。如果信贷增量持续不振,预计央行会降准对此加以刺激,反之亦然。”刘俊郁表示。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近日对媒体透露,今年前两个月四大行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增长200多亿元,其中工行新增量约在1655亿元。虽然银行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来看,并不存在比去年少贷的问题,新增贷款较去年同期是上升的。
对此,北京某大行交易员认为,央行希望保持目前这种“合理宽裕”的资金面态势,尽管3月份是传统的财政存款集中上缴期,但公开市场到期量已开始增加,进一步降准或让位于结构性回笼。该交易员保守预计,3月份降准的概率或略超50%。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黄艳红表示,央行进一步降准的动力不强,也与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递增有关。而即使未来外汇占款数量减少,央行也可以通过继续减缓操作力度的方式加以平衡。黄艳红指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一季度后仍存在回升的可能,目前债市对此已提前作出反应,资金面利好虽已显现,但中长端收益率依旧在攀高。
自年内首度降准正式实施以来,资金价格维持了平稳回落之势。统计数据显示,昨日隔夜利率下跌8.89个基点至2.4560%,已连续5个交易日处于3.0%下方,7天至21天利率亦均在4.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