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v ISO 2000:1989
代替 GB/T 8081-1987
Raw natural rubber-Standard rubber -Specification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生胶六个等级的最低质量要求和相应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级别的天然生胶标准橡胶。
除恒粘胶(CV)和浅色胶(L)之外,生胶各个级别都是以其杂质含量的最高数值来定名的,而恒粘胶和浅色胶则根据规定的特性,如恒粘胶级别以粘度稳定度来定名,而浅色胶级别以浅色来定名。恒粘胶和浅色胶的最高杂质含量与5号胶相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32-1992 未硫化橡胶门尼粘度的测定( neq ISO 289:1985)
GB/T 3510-1992 生胶和混炼胶的塑性规定 快速塑性法( eqv ISO 2007:1991)
GB/T 3517-1992 天然生胶 塑性保持率的测定(neq IOS 2930:1981)
GB/T 4498-1997 橡胶 灰份的测定(eqv ISO 247:1990)
GB/T 6737-1997 生橡胶 挥发分含量的测定(eqv ISO 248:1991)
GB/T 8086-1987 天然生胶 杂质含量测定法(neq ISO 249:1974)
GB/T 8086-1987 天然生胶 氮含量测定法(neq ISO 1656:1974)
GB/T 14796-1993 天然生胶 颜色指数测定法(eqv ISO 4660:1991)
GB/T 15340-1994 天然 合成生胶取样及制样方法(idt ISO 1795:1992)
3 取样
天然生胶应按GB/T 15340进行取样或按有关协定的方法取样。
4 要求
4.1 按本标准规定供应的生胶不得含有胶清橡胶。
4.2 批样中的每一个胶包都应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符合表1所列的技术要求。
注:一般认为杂质含量和塑性保持率(PRI)是主要的规格参数。
5 合格准则
如果批样中只有一个胶包的某一项性能测定值的结果超出表1所列的极限值,如果同时有另一个胶包的另外一项性能测定值的结果超出其极限值,则应认为这一批生胶仍符合本标准规格的要求。此外,也可以由有关各方协商以确定合格的条件。
表1 技术要求
性 能 各 级 橡 胶 的 极 限 值 检验方法
恒粘胶(SCRCV) 浅色胶(SCR L) 5号胶(SCR 5) 10号胶(SCR10) 20号胶(SCR20) 50号胶(SCR50)
颜 色 标 志
绿 绿 绿 褐 红 黄
留在45m筛上的杂质含量,%(m/m),最大值 0.05 0.05 0.05 0.10 0.20 0.05 GB/T 8086
塑性初值,最小值 -- 30 30 30 30 30 GB/T 3510
塑性保持率,最小值 60 60 60 50 40 30 GB/T 3517
氮含量,%(m/m)最大值 0.6 0.6 0.6 0.6 0.6 0.6 GB/T 8088
挥发物含量,%(m/m),最大值 0.8 0.8 0.8 0.8 0.8 0.8 GB/T 6737
灰分含量,%(m/m),最大值 0.6 0.6 0.6 0.75 1.0 1.5 GB/T 4498
颜色指数,最大值 -- 6 -- -- -- -- GB/T 14796
门尼粘度,ML(1+4)100oC (65+51) -- -- -- -- -- GB/T 1232
可按用户要求生产其他粘度级别的恒粘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