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温州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上,温州有关金融管理、监管部门明确指出,“企业出走现象未能遏制”、“企业还贷压力逐月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越发明显”。这离去年10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来温州考察调研,要求浙江“一个月内稳定经济金融形势”要求,已经整整过去了5个多月时间。
尽管温州出台一系列“治市”措施,取得了遏制借贷乱象、社会稳定等效果,然而,民间借贷危机、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之深,已经大大超出地方政府力所能及的施政范围。
企业“六难”
“没钱还账,只能卖掉厂房。”温州哥伦布房产营销有限公司商业地产部主管谢国华说,今年初以来,温州厂房出租出售比去年大幅上升30%至50%,价格也比去年七八月份最高时下降了1/3~1/2.
与此同时,一家温州报纸厂房出租出售分类广告大幅增加,一般都在一个整版左右,这与以前少有厂房出租出售广告形成较大反差。
谢国华说,目前温州厂房价格正处于下降通道,此时卖厂房无非存在四种情况:
一是资金周转困难,之前这些企业主均用厂房抵押,最大限度从银行贷款,用于高息借贷或炒房,如今企业主跑路、房价大幅下跌,无力偿还现有债务;二是互保被套,之前温州企业互相担保盛风,一旦有企业跑路,担保企业必然受牵连;三是贷款收缩,这些企业往往存在过度扩张,在民间融资受阻后,贷款收缩无疑是致命一击;四是放弃实业,或把实业迁至内地,卖掉厂房增加流动资金。
“前两种情况,是导致近期温州厂房出租出售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谢国华说,如今温州小厂房交易较多,而大厂房几乎无人问津。对此,温州哥伦布房产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认为,厂房价格已处于低位徘徊,为何成交量还是明显偏低,除了成本上升订单下降之外,更关键问题还是企业资金流已经非常紧张。
在生产不稳定下,温州工业用电也出现明显下降。
来自温州市电力局统计数据显示,1月~2月份温州市工业用电量23.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85%,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55.65%,比重较前两年同期有所下降。
另据温州市政府昨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温州工业用电43.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4%,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6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甚至低于2008年~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增幅。
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预测处副处长赵琨、省发改委副巡视员谢晓波率发改委调研组到温州,认真听取企业对目前的经营状况和主要问题的汇报,以及对二季度经济走势判断和对策建议;听取了各部门对温州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温州市经信委表示,截至6月份,该委开展的“进万企解难题”专项行动将进入解决问题阶段,着力为企业破“六难”——企业亩产(每亩产值)提升难、工业投资难、企业融资难、市场主体培育难、人才引进与用工难和企业技术提升难。
就企业融资难,温州市经信委表示,计划在全市开展100家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举办4次以上政银企协作项目对接会;开展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积极探索民间融资管理备案制;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支持业绩优良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做大做强等。
融资困境越发明显
去年8月份以来,温州社会融资总量延续萎缩。截至今年2月末,全社会金融资产总量约9300多亿元,与2011年8月末相比约减少800亿元。
温州市金融办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以来,全市社会融资总量延续萎缩。
截至今年2月末,温州全社会融资总量约9300亿元,与2011年8月末相比,约减少80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增加300多亿元,银行表外业务、民间借贷市场和各类民间融资机构融资减少1100多亿元。
温州市金融办分析,该市中小企业融资路径,主要由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三部分构成,2011年这三者的比例约为56∶28∶16。由此可见,温州当前银行贷款少增和民间借贷总量的减少,导致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越发明显。
此外,近期中小微企业又将面临还贷“小高峰”。
温州市金融办透露,3月~6月份是该市银行贷款集中还款期,到期贷款笔数总体均呈逐月上升趋势,企业还贷压力逐月加大。监测数据显示,到期贷款还贷笔数将从5667笔上升至6900笔,到期贷款将从274多亿元增加到329多亿元。
目前,温州市金融办对558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认为当前资金面偏紧和很紧的企业合计占到78%,平均资金缺口为16%,七成多企业均有资金需求,企业资金需求量在1000万以上的占34.1%,需求在500万~1000万的占13.9%,需求在100万~500万的占19.7%,需求量在100万元以下的占2.9%。
温州市金融办认为,温州信贷受审批条件上收、规模控制、不良贷款考核和存贷比制约因素,在短期内仍难有大幅增加。
一方面,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尚处于上行通道,而且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也于1月份首次出现负增长,比年初下降111.4亿元,由于部分银行的上级行对贷款规模限制及不良贷款实行追责,温州商业银行的慎贷情绪有所增强,部分商业银行停止了个人贷款的发放,个别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条件更为严格。
另一方面,银行存贷比高位运行下,受派生能力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存款增长困难相应对贷款增长形成制约,截至2月末,温州本外币存款较年初减少295.65亿元,呈持续负增长态势,全市25家市级银行业机构中,有14家银行存贷比均超过100%,最高存贷比高达163.1%,严重削弱房贷能力。
去年10月,温州组织25个工作组进驻银行,要求银行机构不抽资、不压贷,防止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一位接近银行的担保融资企业负责人说,原计划进驻时间为1个月,然而企业状况不佳,至今他们都还没有撤出。
“跑路”负面影响短期难消
“企业出走现象未能遏制,仍为不良贷款大幅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温州银监局表示。
温州银监局汇报材料指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月末,温州出走企业234家,比年初新增60家,其中1月份发生24家,2月份36家,涉及银行授信的出走企业152家,涉及银行授信余额总计40.72亿元,已基本形成不良贷款,占全市不良贷款余额的36.22%。
受担保牵连企业不良贷款在上升。温州银监局数据显示,今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高达112.4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已经8个月呈现上升态势,比去年6月末最低时的0.37%飙涨了370.27%。
温州银监局认为,受出走企业信用影响,众多企业为此问题而困惑,有的已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个别承受能力弱的担保企业,因承担担保代偿责任而关停,甚至破产。同时,一些企业由于贷款到期后,找不到担保企业,或未能按银行要求改善担保条件,而被银行抽贷,继而影响其他存量贷款的信贷质量;一些企业由于落实不了周转贷款担保,已造成贷款逾期不还。
据个别银行向温州银监局反映,20%左右的客户受到担保链的影响,且有继续扩大的可能。
“民间借贷风波负面影响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温州市金融办分析。
当前至少还存在三方面风险:一是担保链上连锁风险。几何级的担保链使企业的债务危机极易形成高传染性,连锁反应放大,造成民众信心丧失与信用环境破坏;二是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传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出险企业及关联担保企业信贷潜在风险尚在陆续爆发中,不良贷款反弹不断持续,可能使辖内部分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陆续上收,加剧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易形成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企业出险数量的螺旋式上升;三是受金融风波影响,许多企业不再为其他企业续保,部分商业银行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出于谨慎不断提高担保条件,可能使正常经营的企业举步维艰。
为此,温州银监局建议,温州应尽快成立由政府出资的担保集团,以财政资金作担保,有效解决企业担保不足,真正解开企业担保链。由于温州企业缺少抵押物、质押品,企业向银行贷款往往采取互保形式,甚至形成由多家企业参与的担保链。此次企业信用风险事件发生后,企业之间的信任度骤降,许多企业对已经到期的担保将不再续保。这种情况已使许多正常经营的企业举步维艰,并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