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一季度我国遭遇22起贸易救济调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3-04-09
核心提示:昨日 (4月8日),商务部召开应对贸易摩擦专题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遭遇12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

昨日 (4月8日),商务部召开“应对贸易摩擦”专题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遭遇12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22起,同比增长22.2%。

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发布会上指出,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与一些国家(地区)的贸易摩擦也逐渐增多。2002年至2012年,我国共遭遇外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842起,涉案金额736亿美元。

2012年我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77起,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姚坚表示,去年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案件金额高达204亿美元,拉升整体涉案金额。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调查专员宋和平指出,2009至2012年期间,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呈现涉案金额攀升,多种救济措施并用、贸易救济措施政治化、影响扩大化等新特点。中国已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他表示,当前中国出口虽已呈现市场多元化格局,但市场布局仍不够均衡,部分产品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一些企业经营仍待规范,也成为贸易摩擦产生的诱因。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受欧美发达经济体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一些新兴经济体先后加入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去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中有54起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有关,占总数的70.1%。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工作报告显示,仅2011年中国出口到G20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商品中,就有10.8%遭遇到临时贸易壁垒,这一比例比其他国家都高。今年3月,包括阿根廷、墨西哥在内的拉美多国发生了至少6起涉华贸易救济事件,涉及产品包括合成纤维、铅笔、铝挤压件、玻璃杯等。印尼、泰国和土耳其等国也在近两年频频发难“中国制造”。

不过,相比以往的被动,中国已有效应对了美国轮胎特保案、欧盟数据卡等一批重大案件,并在应对欧盟冷轧不锈钢板和镀锌板反倾销案、美国镀锌钢丝和钢制轮毂“双反”案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多起案件中取得胜利,促使调查无措施结案,保护了我国出口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也逐渐开始运用国际规则,对国内市场上以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口的产品采取贸易救济调查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累计发起反倾销调查203起、反补贴调查6起、保障措施1起。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