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日本刺激举措骤然来袭 亚洲各央行镇定自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3-04-15
核心提示:亚洲的央行虽然仍在适应日本所祭出的大规模货币刺激计划,但它们并未显露出慌乱的迹象。日本央行所公布的刺激计划已打压日圆...

亚洲的央行虽然仍在适应日本所祭出的大规模货币刺激计划,但它们并未显露出慌乱的迹象。日本央行所公布的刺激计划已打压日圆至数年低位。

甚至连韩国这样在关键行业上与日本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国家,在上周的政策会议上都意外按兵不动,而市场原本预计韩国央行会降息。这样看来,印尼和新加坡选择观望,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日本央行近来在货币政策上的激进做法,给其他国家的决策者带来了双重挑战。

这些国家的货币兑日圆升值可能会挫伤其竞争力,而且会促使企业界要求降息。而另一方面,流动性增加所带来的资本流入可能会推高通胀率,从而为升息提供依据,尽管这么做可能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使情况变得更糟。

台湾和菲律宾央行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他们正在观察事态的发展,并暗示,有关亚洲各央行将争相对“安倍经济学”效应做出回应的传闻是夸大其词了。

“我们最终将根据对未来通胀前景的评估来决定利率政策,”菲律宾央行总裁泰谭柯在电子邮件中这样回复了路透的提问。

“目前来看,我们的判断是政策设定仍是恰当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开始执政时承诺将采取大胆的促通胀政策,力求使日本经济摆脱20年来的迟滞局面。日本央行在4月初也作出行动,出台了堪称全球火力最猛的一轮货币刺激举措,让市场目瞪口呆。

日本央行承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向经济挹注1.4万亿美元,与本国经济规模之比为美联储迄今已实施的刺激政策的三倍。

如果安倍的大规模印钞、公共支出以及改革政策能够让日本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复兴,无疑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及时的正面影响。

但较短期内而言,其史无前例的货币刺激引发疑问,即这些额外的流动性是否会流往海外,推升其他经济体的货币并加剧资产泡沫。

**没有普遍适用的对策**

显然不存在一个整个亚洲都普遍适用的应对之策。对于像泰国这种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等产品的制造基地而言,日圆贬值实际上对这些国家有利,因为他们是日本出口商供应链条上的关键环节。

对于越南等小型经济体而言,其庞大的外债以日圆计价,日圆贬值也有助于他们减轻债务负担。

仅在最近两周,日圆兑美元和欧元就贬值超过5%。日圆兑韩元亦跌约4%至2010年1月以来低点。

日圆下滑令韩国等经济体面临更加沉重的竞争压力。韩国的电子和汽车行业与日本竞争十分激烈。

不过,韩国在周四宣布维持利率不变,未像预期的那样降息。

“这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花旗驻香港首席经济学家Johanna Chua说。“看来他们将采用其它政策选项。利率并非他们抵消日央行行动对韩国经济成长负面冲击的唯一手段。”

实际上,韩国央行新推出一项低利率贷款便利,以刺激对较小型科技企业的放贷。

**热钱**

亦有担心大量资金将马上流出日本寻找更高收益。

摩根大通指出,日本家庭833万亿日圆(8.4万亿美元)金融资产中有55%是存款和现金,美国这一比例是14%,欧元区为36%。日本寿险公司还持有140万亿日圆日本公债。

仅仅是对这些现金可能会有部分流往海外的担忧,已经让全球收益率下降,并压低了日圆。

目前为止日本尚无资金大量出走迹象。事实上,上周日本投资者卖超1.145万亿日圆(115亿美元)外国债券,为一年来最大卖超规模,因其在日本财年伊始锁定外汇获利。

但分析师怀疑,最终日本投资者将把这些资金再投资到海外,以寻求更高收益。

在这些预期扶助下,日圆兑很多货币都创下多年低点。

澳洲方面,在指标利率已经处于纪录低点3.0%的情况下,若央行进一步放宽政策遏制本币涨势,则有加剧资产泡沫的风险。

澳洲央行从2011年底到2012年12月多次降息,今年暂停降息步伐,但仍牢牢保持宽松倾向,称鉴于通胀前景温和,若有必要还可能再度降息。

“完全是为了遏制本币涨势,”澳洲联邦银行首席分析师Michael Blythe称。

“如果他们暗示降息结束了,他们知道市场会马上开始为升息做准备,这将给澳元带来更多上行压力。所以只要可以他们仍将继续放出宽松信号。”

新西兰方面,在指标利率处于纪录低点的情况下,楼市显现过热迹象。这促使央行提醒称,可能比预期更早收紧政策,提振了新西兰元。

**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

如果热钱流入成为严重问题,部分亚洲国家可能会采取资本管制等应对措施。

2011年,韩国、泰国和巴西等国对资金流动进行了控制。汇丰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称,这一次,管制措施可能会是对外资购买本地资产设置上限,征收资本利得税,以及规定最短持有期限等。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