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报1月28日报道,银监会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48.05万亿元,较上月增加2.7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总负债137.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在查阅历史数据后记者发现,总资产及总负债的同比增速均创下了近10年来的最低值。2004年三季度之后,这两项数据的增速均未低于过13%。
除与2012年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绝对值较高有关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12月份的流动性相对紧张,且银行的新增贷款和新增存款、M2都不多,是造成当月份总资产、总负债增速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去年银行业总资产增速放缓明显
数据显示,从机构类型分析看,去年12月大型银行的总资产增速较11月回落1个百分点至8.2%,但这一增速高于6月份7.3%的水平;股份制银行的总资产回落速度较快,较11月回落5个百分点至14.1%,为有历史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的增速下滑并非是去年12月份才出现的特殊情况。事实上,自去年6月份开始,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同比增速就开始出现了转折性的放缓。从2013年1-5月份平均17%-18%增速的高位,一下子回落至13%-14%左右,到12月份更出现了12.8%的历史低值。
对于去年6月份的那次回落,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认为主要是6月的流动性紧张造成的。事后也正如他预计的那样,7月以后各项增速都基本回归正常水平。只不过,较此前相比,仍然是下了一个台阶。所以,12.8%的增速尽管与此前18%-19%的水平相比低了不少,但放在2013年全年看,也并不算低得离谱。
而从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变化情况看,2013年的总资产增加额约为16.78万亿元,这一数字较2012年的19.75万亿元和2011年的17.26万亿元相比,有明显的回落。在对比2009-2012年的高速增长数据后,2013年银行业总资产增速全面回落的现象更加明显。
作为银行总资产的最重要来源,银行生息资产增速放缓是事实。交行金融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末,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2.04%,明显低于前两年的同期水平。中小银行的生息资产规模增速跌幅明显大于大型银行。而从生息资产结构来看,曾经作为生息资产最重要增长点的同业业务自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迅速放缓。一位业内人士也认为,12月份银行总资产增速下降的原因也与银行主动压缩同业业务不无关系,而这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银行总资产增长放缓是大势所趋
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放缓是大的趋势,现在的情况是与调控的基本方向吻合的。他指出,从整个宏观调控的角度看,需要降杠杆。“要控制住负债的增长,可以说现在效果已经显现了。一些中型银行的信贷能力已经有些薄弱了,所以今年1月份的大型银行的信贷投放比较好,这是因为他们的流动性比较稳定”。连平认为,尽管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程度不能太深,否则容易误伤。
他同时指出,现在存款准备金率持续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使得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增长一定是处在一个持续下降的水平,“除非把准备金率往下调”。
在谈到去年12月份的总资产增速回落时,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也表示这是好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银行业的资产增速太快了,现在放慢一点儿是正常的。他认为,这是银行回归理性的表现。
银行表外资金增长势头不减
与表内资产、负债增速下滑相比,去年12月份银行表外资金仍然忙得不亦乐乎。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份,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这三类表外资金使用方向看,新增额分别为1155、2727、1674亿元,均较11月份继续增加。而作为表外资金重要来源的理财产品,12月份更是量价齐升,单月发行量以及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创2013年新高。
连平认为,表外资金活跃与表内资产增长的放缓会有一些关联,银行在表外运用多了之后,相应也会影响到总资产扩张。不过,他同时指出,“最终到了12月底时都会回到银行,无非是表现为一般性存款和非一般性存款,结构上会有一些变化,但总体上不会有太大影响。”
那是否存在银行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的可能呢?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的鄂永健认为,从外部环境看,现在强调要加强监管,都是从表外转向表内,表内转向表外的情况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