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希腊时隔四年成功发行30亿欧元国债,标志着国际债券市场大门再次对“欧猪国家”开放,这也被认为是欧债危机接近尾声的重要信号。
在欧元区经济不断复苏的背景下,“欧猪债券”早在年初就被多家机构列为重点配置对象,这也不难理解曾经的欧洲重债国发债会出现超额认购状态。
希腊债券遇超额认购
上周四,希腊进行了总额30亿欧元、期限5年的国债拍卖,最终投标利率4.95%,认购倍数为8。分析人士将希腊此次成功发行如此巨额国债,称为拍卖活动取得“胜利”。
一位下属研究机构负责人对此惊异道:“希腊国债竟然卖出去了,还有这么高的认购倍数和这么低的中标利率。”
目前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大都将希腊的主权评级列为“展望稳定”或相近评级,标普和惠誉对希腊的主权评级为B-,穆迪为CAA3。
希腊此次拍卖的政府债券与德国同期国债的收益率利差约415个基点。4月10日,德国5年期公债收益率为0.595%,尽管利差水平仍然较高,但较危机期间已经大幅下行。
危机期间,希腊等欧猪国债券一度被认为是垃圾债券而被疯狂抛售。在危机最深重时期,希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30%上方,而当时的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足2%。
彭博数据显示,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6.14%,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下行510个基点,与德国同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已经收窄至481.5个基点。
多国利差收窄
同日,爱尔兰发行了价值10亿欧元的1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为2.917%,认购倍数为2.8倍,这是今年以来爱尔兰第二次发行国债,2014年1月份爱尔兰发行37.5亿欧元1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为3.543%。
当时,爱尔兰负责国债发行的机构NTMA首席执行官约翰·克里根就表示:“此次国债成功发行为爱尔兰重回国际融资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2014年的国债拍卖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
而在此前的3月27日,体量最大的欧猪国家意大利发行的总额75亿欧元187天短期国债(BOT)也获得了市场的积极认购,认购倍数为1.66。
另外葡萄牙也已于2014年3月7日发行30亿欧元债券,中标利率为5.67%,认购倍数4倍;同样,西班牙1月份发行的10亿欧元国债也获得了4倍的超额认购以及3.845%的低水平中标利率。
从欧猪国家与德国国债的利差水平也可以看出,欧猪国家已经重新回归国际市场。
截至2014年4月11日(欧洲时间),欧债危机以来意大利与德国10年期国债利差已经从峰值的700个基点收窄至171.6个基点;葡萄牙收窄至246个基点,西班牙收窄至168.2个基点。
不过相比金融危机之前,欧猪五国国债收益率与德国同期债券收益率利差仍然处于高位。
根据2009年欧元区发表的题为《危机期间决定利差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报告,1999~2007年间,欧猪五国与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平均在55个基点左右,但报告认为,当时的利差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风险情况,这些国家债券呈现严重高估的情况。
“受宠”并非偶然
其实,欧猪五国重回国际债券市场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去年下半年,当美联储量化宽松(QE)政策退出引发新兴市场动荡,新兴市场遭遇资金外流,但欧猪国家债券却在国际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处于标配甚至高配的情况。
“其一,欧洲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而且欧洲经济复苏态势已经基本确认;二,在美国逐渐退出,新兴市场遭遇金融动荡,资金回流具有普遍性;三,这些主权债券尽管评级较低,但风险基本已经释放,而且总体而言收益率仍然普遍较高。”一位外资行财富管理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该外资行就配置了海外高收益债,其组合中就包括了希腊主权债券,而且在2013年处于超配,其中不仅包括欧猪主权债还包括了一些美国企业的高收益债,不过年初他开始将企业高收益债调为标配甚至低配,但并没有改变其对欧猪主权债的兴趣。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4年欧元区GDP从原来的1%上调至1.2%。但IMF 也提醒,如果金融改革不能实现加之欧元区通缩加剧,南部欧洲目前的积极信号也有逆转的风险,因此,IMF建议欧央行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