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浅析海关货转规定、美国“双反”调查对橡胶行业的影响
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在大宗商品市场掀起新一轮风波,引发各方面强烈关注。银行方面对国内大宗商品贸易公司融资业务越来越谨慎,而青岛保税区海关则于近期召集区内仓储企业及贸易商代表参加关于货权管理规定的会议,加强其对保税区内货物的监管职责。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对此进行了梳理,并邀请专业人士一起解读这些事件。
海关对保税区内货物的监管早有规定:“海关总署令第65号《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于1997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且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中,第四章对保税区内货物的监管,第十六条保税区内的货物可以在区内企业之间转让、转移;双方当事人应当就转让、转移事项向海关备案。”
就目前青岛保税区域货转操作模式将进一步规范管理。规范如下:
一、货转主体
仅限于本区内注册企业之间货转。如:货转只允许在青岛保税区内注册的企业之间开展,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内或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注册的企业也仅限于在其注册的特殊监管区域内参与货转业务,三个区域内注册的企业不能跨区互转。
二、区外企业怎么在保税区开展业务
允许非青岛保税区内注册企业(包括境外企业、青岛保税区以外注册的企业)通过区内注册的代理以进境备案清单形式申报入区。货物入区后有两种流向:(1)若销售给区内注册企业随时可办理货转手续;(2)若销售给非区内注册企业可办理通关出区。这两种流向均没有期限限制。
三、历史库存如何处理
当前青岛保税区内已在库的货物,若货权仍在青岛保税区以外注册的企业名下的,允许该货权继续留在该区外企业名下,没有期限限制。后期的流向参照第二条的两种流向。
以上规定海关暂定执行,具体实施日期以海关公告为准。
从《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岛保税区海关货转规定并非“新规”,而是对规定的再次强调,意味着海关对区内贸易监管的严格化。可以打击部分虚假融资贸易,防范经济风险,保障区域金融安全。
限制贸易融资 控制金融风险
近年来,橡胶行情一直处于下跌趋势,贸易商靠传统的贸易模式难以为继。为维持业务经营,很多贸易商通过贸易获取低成本融资来降低运营成本。橡胶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口押汇融资,其融资路径是进口企业凭进口单证向境内银行申请押汇付款,银行向出口商支付货款并将单证交进口企业办理提货手续,进口企业在押汇到期前支付银行本息。进口企业在货物入库后可将其销售出去,而这时还未到还款期,在这段时间差内,企业获得了现金流,相当于进行了一次低成本短期融资。另一种是现货质押融资,是指申请人将其拥有完全所有权的货物存放在银行指定仓储公司(以下简称仓储方),并以仓储方出具的仓单在银行进行质押,作为融资担保,银行依据质押仓单向申请人提供用于经营与仓单货物同类商品的专项贸易的短期融资业务。
橡胶业内专家认为:“海关加强区内货物监管的规定,直接影响就是减少区内货物贸易流转次数,限制现货质押融资次数,降低贸易商间的投机行为,特别对于区外企业资金运转影响明显。同时也会打击部分投机者利用银行信息不对称的漏洞,进行重复质押融资的行为(重复质押融资是企业以同一批货物的货权,在不同的银行获得贷款),降低银行融资风险。”
在青岛港骗贷事件的持续发酵的背景下,银行限制现货融资,已多次收紧贷款政策,而此次海关政策的重申,将再一次卡死很多货物的流转渠道。这将使得资金流转效率降低,无形中增加了资金负担。原本在困境中挣扎的橡胶贸易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贸易商低价抛售 现货价格承压
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认为:6月是银行的集中结算时期,融资贸易商还款压力加大,一些贸易商不惜以高成本筹资,负担大大增加。随着6月底的临近,贸易商资金紧张情况会不断加剧,相关商品的抛售压力将会不断加大。规定中,青岛保税区内的货转只允许在本区内注册的企业之间开展,出口加工区内或保税物流园区内注册的企业也仅限于在本区域内货转。这将限制区外企业参与到区内货物买卖,可能导致区外部分贸易商融资困难影响资金运转。部分公司为还贷可能出现低价抛售货物的情况,对短期现货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利空;长期来看,有利于加速保税区货物出库,降低保税区库存,可能会改变保税区价格长期倒挂的局面。
融资转向 信用证融资增加
海关政策限制了区外企业现货抵押贷款融资活动,而保税区贸易商又受到银行停止现货贸易融资的瓶颈,这或使更多的橡胶贸易公司转向信用证融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届时船货订单将会增加,对国外产区价格形成利多支撑。但如果国内下游消费不能有实质性的改善,那么外盘与保税区价格倒挂将会扩大,会进一步加大国内橡胶行业整体压力。
行业洗牌 打击产业链
此政策的执行,同时也对为贸易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有所打击,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分别对贸易商、仓储企业及货运代理企业进行了采访。业内人士指出:
“持货贸易商受持货成本的影响,或将加快货物流向终端的速度。贸易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行业泡沫受到挤压。货转的规定或可规范贸易行为,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将会给市场造成极大的震动与不便,许多贸易规则可能因此而调整甚至无法进行下去。”
“规定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现在可能不明显,目前橡胶客户以观望为主,等待海关最终结果,来决定下一步是在青岛保税区注册新公司,还是采取其他形式。”
“黄岛海关管辖下的三个保税区域,贸易商进行交易却不能互转局限性确实太大,期待海关制度的完善和改革。”
“规定的执行对货转行为较多的橡胶、棉花、塑料客户影响都很大。消息传开马上已有客户取消了上千吨的棉花入库计划,转而存储到国内其他保税区或保税库。长期来看,该政策也将同时影响货代公司、仓储物流、船公司等产业链条,间接导致相关行业经济下降。”
美国工会提议“双反”调查 橡胶行业雪上加霜
与海关货转规定同样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的是,美国的”双反”调查。近期,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A)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来自中国的乘用车及轻卡轮胎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如果此次双反调查申请获得通过,那么从10月份开始,美国政府有可能重启对华轮胎实施特别从价关税,加征幅度会在 25%-40%。由于我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非常高,约占我国轮胎出口总量的50%以上,如美国实施“双反”调查,无疑于对我国轮胎市场的当头一棒。而从目前美国内的局势来看,“双反”申请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美国启动“双反”调查,贸易行业的局面会更加严峻。为避免“双反”调查成真,国内橡胶行业协会已积极行动,发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广泛开展工作,阻止申请通过。但结果可能并不乐观。
结 语:
由于近两年大宗商品处于熊市,目前贸易企业大都处在比较困难的时期,包括棉花、塑料、橡胶等商品。尤其对于橡胶贸易企业,目前是最冷峻的时期,都如履薄冰,风声鹤唳;整个橡胶行业也面临着重大考验。美国“双反”调查,虽然行业组织积极行动争取国外经销商的支持来应对,但主动权在美国手里,结果很难改变。
虽举步维艰,但整个行业对海关加强货物流转的监管是支持的。因为,海关对《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的再次强调,是防范风险的有力举措。在目前这敏感的时期,防范风险对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都意义重大。
但是,整个贸易行业也很清楚,货转的限制必然会给市场造成冲击。限制区外企业在区内的货转,会使区内货物的交易活跃度降低、吸引力降低;区外企业不能参与区内货物的交易,意味着区内企业的销售渠道的缩窄,也意味着区外资金被排挤并封锁在区外,行业的资金链条将进一步绷紧。规定拟定在7月1日实施,贸易企业的准备时间有限,来不及调整贸易习惯与规则,经营和资金链的冲击会放大。受此冲击,有些贸易企业的资金链可能面临断裂的危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可能会引起整个行业的共振。在此,笔者代表贸易行业呼吁,希望海关能适当推迟规定实施的日期,给企业更长的调整期限来适应,缓冲原货转方式的变动给市场带来的冲击。这样既能达到加强区内货物监管的目的,又能减少对市场的震荡,避免发生行业风险,从而真正实现海关政策的目的。
保税区是国家开放经济的前沿阵地,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是保税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一方向指引下,近年来保税区的贸易规模和贸易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趁着国务院批准青岛西海岸新区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的东风,保税区的发展将蒸蒸日上,未来也必然更加自由和开放。在自由开放的发展大趋势下,海关重新强调97年6月制定的《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加强对区内货物流转的监管,是在这个敏感时期做出的无奈之举,因为在贸易融资业务中,海关已被银行等金融机构“绑架”和“利用”。这点,我们将在后续文章做深入分析。
最后,再次呼吁,希望海关能给予贸易企业更长的调整期限,更充裕的时间来适应货转的限制,缓冲对市场的冲击。毕竟,防范市场风险,保持经济稳定,才是规定的初衷。而要真正解决贸易企业的问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则需要更多部门和机构相互配合,共同行动。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作者: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