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外管局官员:只要有两个市场 融资套利就不会停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4-07-01
核心提示:中国外管局经常项目司司长杜鹏周一(6月30日)在记者会上称,只要当前境内外两种市场、两个汇率、两种利率不变,企业通过财务运...

中国外管局经常项目司司长杜鹏周一(6月30日)在记者会上称,只要当前境内外两种市场、两个汇率、两种利率不变,企业通过财务运作实现套利融资的行为就不会改变。

杜鹏还介绍,外汇局将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测和对银行表内外融资产品等重点业务的专项监测,防范构造贸易重新抬头。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张旻和陈孟给出的解释,“构造贸易(Structuring of Trade)”又称虚构贸易,是基于融资套利、粉饰业绩、税收筹划等目的,通过关联公司进行交易的一种非正常贸易行为。构造贸易与假冒贸易同为虚假交易的一种。与假冒贸易不同的是,构造贸易以表面合规的形式掩盖交易的真实目的。

在近期外汇局打击虚假转口贸易专项行动中发现,一些构造贸易出现在转口贸易中,凭借真实的货权凭证和真实货物的出入境,以形式多样、流程复杂的手法,逃避了监管,实现了套利。

实际上,去年以来,中国就一直致力于打击虚假贸易融资行为。外管局在去年12月就发通知要求银行“加强对贸易融资、特别是远期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真实贸易融资需求,防止企业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融资。”外汇局也要加大对贸易收支异常企业,特别是远期贸易融资规模异常增长且具有典型套利交易特征企业的监测核查力度。

中国打击虚假贸易也的确卓有成效。杜鹏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打击虚假贸易收效明显,一季度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同比下降26%,环比降29%。 此外,5月进口量同比下滑1.6%,远低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增长6%。这在业内也被认为与官方打击虚假贸易有关。

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多次介绍,中国部分企业利用中国和海外市场存在的利率差和汇率差,通过金属融资过境贸易甚至虚假贸易进行套利。金属融资过境贸易是指以铜作为抵押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融资贷款,这在中国已持续多年。但这也将造成一部分虚假的铜需求,也可能是中国外贸数据真实性屡遭质疑的原因之一。

更为严重的行为是利用虚假贸易骗取贷款。就在上周华尔街见闻网站曾发文,审计署在对国有金融机构的审计报告中,首次揭露了部分黄金加工企业利用虚假贸易骗贷:

有的企业通过贷款“空转”套利,抽查25家黄金加工企业2012年以来虚构贸易背景,进行跨境、跨币种循环滚动贷款累计944亿元,套取汇差和利差9亿多元。

虚假套利不止存在于黄金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曾介绍过钢贸虚假贸易套利:

自2009年起,一些钢贸企业便通过虚假注资担保公司,以抵押质押、重复抵押、互保联保的方式,大量套取银行贷款。这些企业在骗取银行贷款之后,又变身为投资公司,将所得资金投向房地产、股票、期货,甚至高利贷等高风险行业。

疯狂的套利行为还体现在外汇市场上。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提及,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在截至2014年4月的一年内,美国对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地区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增长了229%。对此,人民日报给出的其中一个解释就是:这源于大量跨境套利交易:

中外企业利用内地人民币市场与海外人民币市场之间的利差,通过在海外借入人民币贷款,通过虚假贸易或关联交易的形式将上述贷款调回国内使用。这种套利行为将会造成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虚增。随着未来中外利差的收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增长规模可能有所放慢。

中国企业之所以不远万里贷出海外资金,关键就在于两地存在利率差——他们利用相对廉价的离岸资金转投中国大陆,以相对较高的利率锁定利润。一年期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0.53%,而同期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则高达5%。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