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天胶抛储消息进一步明确,对天胶价格形成新的压力。周二,沪胶1501主力合约增仓下行,收跌1.99%。
国家收储政策作为调节商品供需矛盾激化背景下的“缓冲利器”,在短期内虽能起到避免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的功效,但却无法矫正和逆转商品价格的长期运行趋势。例如天然橡胶,由于缺乏终端需求的有利消化,其供应过剩矛盾在近些年日益尖锐,以致收储措施非但未能发挥效果,反而成为多头的心腹大患,变成胶价上行的软肋。
泰国收储埋下胶价长年下跌的祸根。近几年,持续低迷的天胶价格不但令主产国胶农苦不堪言,而且也让产胶国政府寝食难安。为了暂时缓解供需矛盾,全球最大产胶国——泰国政府——采取了干预胶价措施。据了解,该国曾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向国内胶农收购了21万吨天胶,虽在当时环境下起到很好的提价作用,但这部分库存也相应在往后的日子里成为多头心病。福兮祸之所伏。很明显,泰国的收储政策虽表面上缓解了当时天胶的供需矛盾,但从实质上而言并没有根治天胶长期供应过剩的毛病,反而存在助长供需矛盾趋于扩大化之嫌。
治标无效,泰国政府无奈开出治本良方。随着弊端日趋显露,而收储的治标之策再也无以复加之时,产胶国只能痛定思痛,面对事实,开出“治本”的药方。可以看到,在无力改善天胶消费大国终端需求疲弱的残酷背景下,今年以来,产胶国终于在压缩供应端增量上下足功夫,以求达到提振胶价企稳上行的目标。8月初,泰国政府就采取措施,号召本国胶农进一步减少橡胶树数量,以缩减橡胶供给并推高价格。除了启动天胶去产能之门外,该国还积极开启了去库存之门。近日,泰国政府再度宣布将出售21万吨存胶,以缓解价格压力并减少仓储成本。尽管此举遭到了广大胶农的强烈反对,且目前市场的原料胶价格仅为当时收储价的一半,但基于从长远利益的考虑,也只能“挥泪斩马谡”,以“吐血跳楼价”清仓大甩卖。祸兮福之所倚。虽说此举会给全球天胶价格带来短期内的利空打压,但从长期而言,治本药方一出,无疑会根除近年来多头心中的隐患。随着去库存化之门开启,胶价也将重获上行动力。
消费国去库存也如火如荼。不但产胶国当下正经受着去产能化和去库存化之阵痛,全球最大天胶消费国——中国也在经历去库存化的过程。可以看到,在融资胶水分挤出、消费旺季临近所带来的需求预期回升以及青岛保税区货转逼仓规定等多方面因素驱动下,从8月以来,国内天胶显性库存出现大幅回落现象。据统计,截至8月中旬,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大幅下降至23.41万吨,环比降幅达19.22%,同比回落更是超过21.5%。具体来看,天然橡胶降至18.8万吨,环比下滑21.34%。消费国橡胶去库存化提速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多头信心,支撑胶价趋于长期企稳姿态。
由于短期泰国政府采取抛售收储胶行动,其结果势必会在天胶供应端上形成较大压力,对于胶价的负面冲击无可置疑。但是,笔者认为,随着多头隐患去除之后,利空出尽,反而能让沪胶市场更早重现光明。在泰国政府痛下决心,挥泪弃存胶之下,沪胶市场长期形成的弱势格局有望冰雪消融,大地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