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以来,国内政策对于天胶市场调整变动较大,首先是上周五,被市场期盼已久、谣传已久的收储消息终于得到确认。此外,市场又传出可能从2015年起调增天胶进口关税,变相增强国产全乳胶竞争优势,增加沪胶仓单成本。不过笔者认为,无论是收储还是调增进口关税,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储备,兼顾轮储需要,同时维稳产业链健康发展,但要是被认为托底胶价是“有钱任性”之举,恐曲解政策本意,也难以改变天胶市场整体疲弱命运。
收储预期落地 胶价不涨反跌
上周五,被市场期盼已久、谣传已久的收储消息终于得到确认。据显示,国储下发了天然橡胶邀标文件给农垦,海南橡胶,中化国际,正式启动了2014年天然橡胶收储计划。此次国储收胶预计规模在12.85万吨左右,有效期为生产日在2014年7月以后国产全乳胶,交货日期为2015年6月30日前,仓库不少位于东北地区的国储仓库。可以发现,此次收储的量并未超出市场预期,而价格还需关注9日的招标定价。如果定价过低,海胶、云垦和中化等企业交储意愿就会显著降低,转而会选择在期货上做空套保,进而加重沪胶下行压力,同时国储局也可能会在期货上接货。如果定价过高,虽能令沪胶期价在短期内迎来上涨,但却会导致海外烟片胶套利窗口打开,进而诱使大量套利盘涌向期货市场,令胶价中期走势蒙上阴影。
海外收储同样收效甚微
其实在国储收储之前,国内大型橡胶企业还对海外市场的天胶进行过一次收储。据了解,在11月底,海南橡胶全资子公司海胶集团(新加坡)发展有限公司与泰国橡胶种植园组织签订了20.8万吨天然橡胶采购合同。不过事后来看,此举利多效应非常有限,并未激励胶市人气,因为仅是对泰国囤积的那批储备胶的库存转移,并非由终端需求市场所消化。虽然面对产胶国面对低迷的胶价,也在极力从供应端削减产能,但削减程度很大部分被新增产能所抵消,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称,橡胶主产国1-11月橡胶产量减少1.2%至997万吨,降幅非常有限。预计全年ANRPC主产国合计出口量882.9万吨,同步下降2.2%,虽较2013年同比增速的10.2%大幅改观,但降幅依然不及需求端萎缩来得显著。
国家调增明年天胶进口关税
据中橡协人士透露(12月6日),2015年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基本确定将从1200元/吨上调至1600元/吨,开始实施的时间暂不确定。如果事实如此对于远期相对利多,不过出乎业者预料的是近几年天然橡胶关税不断下调,现在开始上调关税,令很多人不解。再加上2015年复合胶标准调整将实施,届时对国内轮胎企业成本又将是加剧表现。目前国内对橡胶体系的征税标准为天然橡胶在20%从价税或120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对烟胶片在20%从价税或120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对天然胶乳在10%从价税或720元/吨从量税两者中,从低计征关税。
国内消费市场颓势加重
虽说今年国内轮胎产业综合外胎产量同比增长10.97%,出口轮胎交货量同比增长15.41%。如果仅从数据上看我国轮胎行业似乎表现不错,但在这光鲜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和危机。据了解,今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轮胎市场需求一直低迷不振。尽管原材料天胶价格走低,成本压力稍有缓解,但面对同行企业竞相压价抢占市场,加之人工、能源、环保、物流等生产成本上涨,使轮胎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利润并不理想。据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轮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同比仅为4.33%,与2013年30.58%的增幅相比,差距甚远。而在内销不旺的情况下,出口又屡遭海外市场国家反倾销调查,设置重重贸易壁垒,导致国内轮胎企业都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企业产品滞销现象增多。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轮胎行业库存同比增长达16.77%。内销低迷叠加出口受阻导致企业蓄积的巨大产能一时难以释放,原材料价格低的优势也难以得到明显体现。除此以外,作为天胶市场冷暖风向标的重卡销量在经历今年“铜九铁十”之后,11月同比降幅更是扩大至19%,且前11个月累计销量也较去年陷入萎缩,严重打击胶市做多信心。
国内重卡销量陷入深度萎缩状态
总结:
收储和调增进口关税虽能起到缓解沪胶供应端压力的作用,但也仅是暂时性“封存”这部分库存,却无法做到永久性消除,这与需求终端消化有着本质区别。而如果依靠暂时“封存”来填补终端虚弱的空白,进而修复沪胶供需平衡表,那么终将有一天也会因为这部分“封存”解冻而压垮胶市脆弱的供需面,进而导致胶价出现再度下行的结局。
作者简介:陈栋系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负责天胶、煤焦钢、能源化工和棉花品种的研究分析工作。自2009年进入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以来,已历时四年。被CCTV证券资讯频道聘为特约评论员,长期接受《投资早报》栏目的电话直播采访工作,同时也是期货日报特约记者,负责为投资者撰写产业政策评论解读。从业期间相继在《期货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报》上发表文章逾三百篇,而且长期接受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期货日报等著名报刊媒体采访,在业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