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期货日报7月31日报道,在宏观环境不佳,以及产业链下游市场需求不济的困扰下,本周初沪胶主力1601合约虽未延续上周五跌势,出现空头回补获利了结的现象,但多头发起反攻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沪胶期价在13000元/吨一线明显受到压制,只能维持窄幅整理姿态。预计未来沪胶市场在偏空氛围之下,维持低迷状态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内外环境利空氛围弥漫
近期沪胶走势偏弱主要是受到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可以看到,国内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对胶价形成明显的拖累效应。上周五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48.2,创15个月以来新低,且为连续第五个月低于50荣枯线。此外,上半年全国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创198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发电量及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均在下降,电力相对过剩。制造业及社会用电量数据也持续偏软,显示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仍需更多政策保证经济增长。而实体企业的持续疲软,令市场担忧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增速将继续放缓,大宗商品延续弱势。
另一方面,强势美元压制商品价格。美联储虽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但对会后声明措辞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调,尤其是对于就业市场方面的评估更加乐观,由此引起更多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可能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加息。而投资者聚焦的美国GDP和初请失业金等数据料将表现乐观,这可能会进一步强化美元的坚挺走势。预计在加息消息落地以前,市场避险情绪将持续高涨,从而不利于沪胶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强。
国内轮胎行业岌岌可危
中国轮胎行业在近几年生存处境愈发岌岌可危,不但内部销售市场开始萎缩,而且海外市场份额也频遭贸易挫折。今年上半年,整个国内汽车行业形势严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5年1-6月国内新车产销量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6.96%和6.93%。虽然乘用车产销量依然维持正增长态势,但增速却是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商用车方面更是惨淡,上半年产销同比下降14.86%和14.41%。海外市场,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中国轮胎产量的40%都要出口,其中美国占据了近三成份额。但美国也是对中国出口轮胎展开“双反”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受美国“双反”政策影响,今年山东和福建两地已经有轮胎厂倒闭,国内轮胎厂纷纷主动降低开工率。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国内轮胎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行业平均开工率为60%左右,比去年同期降低10多个百分点,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局面。而42家轮胎会员单位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也佐证了企业面临的压力。据显示,1—5月,上述企业轮胎产量下降8.27%,产成品库存(值)上升11.4%,销售收入下降了14.32%,实现利润下降32.51%,亏损额为4.36亿元,增幅达171%,其中的内资企业亏损额为39051万元,增幅高达199.52%。亏损金额与亏损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不但标志着中国轮胎行业的辉煌已经戛然而止,同时也标志着低价天胶的“新常态”会长期存在。
总之,偏弱的宏观环境不但令轮胎行业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同时也会给上游天胶行业带来负面冲击。在下游需求逐渐弱化以及金融属性转向悲观的情况下,未来胶价料将延续低迷态势,预计1601合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在12000—13500元/吨区间内振荡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