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1月CPI同比上涨1.5%,高于预期1.4%,前值为1.3%。11月PPI同比下降5.9%,连续第45个月下滑。预期下降6%,前值下降5.9%。分析认为,经济内通缩压力丝毫不减。宽松仍是今明两年必选。
具体来看,11月食品价格上涨2.3%,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价格上涨2.1%。食品价格中,鲜菜价格上涨9.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2%,水产品价格上涨2.3%,蛋价下降13.6%,鲜果价格下降7.2%。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
11月PPI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9%。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2%。
具体来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7.6%,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5.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9.9%,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0.7%,加工工业价格下降5.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认为:
CPI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环比持平。食品中,11月份北方地区多雨雪天气,影响了鲜菜、鲜果的生产和运输,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1.6%;猪肉和蛋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8%和1.1%。非食品中,旅游价格环比下降3.1%;国内成品油调价,汽、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5%和1.8%。
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降幅略有扩大受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矿等部分工业行业价格降幅扩大影响。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11月CPI录得1.5%,略高于市场预期。恶劣天气影响蔬菜水果运输推高其价格,使得食品通胀超预期走高至2.3%。由于医疗服务等价格上涨,非食品通胀小幅提升。PPI降幅持平在-5.9%,石油加工金属冶炼等重工业仍是通缩最深行业。经济内通缩压力丝毫不减。宽松仍是今明两年必选。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鉴于目前国内核心CPI相对平稳,而明年物价水平会温和回升,因此央行继续大幅降息的必要性不大。但明年一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降息,之后更多的是通过降准来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以及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称,PPI持续下滑反映了疲软的国内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颓势。在经济下行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下,预计今年CPI整体涨幅将在1.5%左右,大大低于全年3%的控制目标。并预期明年CPI会进一步下滑至1%左右,PPI继续维持负值。通缩压力的上升将继续推动货币政策宽松。
中国11月CPI、PPI数据均高于预期,富时中国A50小幅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