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月份人民币贷款创出2.51万亿的天量后,市场对2月份信贷总量的预期也在水涨船高。
华创证券的调研显示,大部分商业银行在2月份的新增信贷进程较1月份同期加快,甚至有部分银行表示截至目前的新增人民币信贷量已超过2015年全年新增量的一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2015年的储备项目在一季度的集中投放。
平安证券银行业研究团队判断2月份信贷规模仍可能一定程度上延续1月份的强劲增长,但规模会有所收敛,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央行在1月中旬会议之后要求各银行上报了全年的贷款计划,但仍未对银行有明显额度指导和节奏把控。因此,银行上报央行的整体规模仍应在央行可接受范围之内;二是2月份前半月预计贷款投放仍较多,但银行在贷款投放上已出现了更大程度的分化,部分1月份新增贷款较高的银行2月以来已明显感觉到新增信贷需求和储备项目的不足,伴随影响1月份信贷一次性的因素的消退,后续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仍会存在。
值得关注的是,1月份天量新增贷款数据出来后,舆论开始热议央行再次开启大水漫灌的模式。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1月份信贷创出2.51万亿天量,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增速大幅反弹,尤其M1增速已经接近20%。在经济潜在增速下行的背景下,超发的货币未必会对经济有用,极有可能推升通胀上行,形成滞胀。
央行的调查问卷也显示居民通胀预期回升,在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物价涨幅相对稳定,并继续呈现结构化特征,但央行也指出当前物价绝对水平不低,人工成本、服务业价格等具有一定刚性,房地产价格等还在上升,并有可能向其他领域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