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低于预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涨幅近两年来首度转正、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昨日公布的数据释放出中国经济企稳的信号。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2.3%,涨幅与2月份持平,略低于此前市场预期。3月PPI同比下降4.3%,降幅比2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此外,PPI环比由降转升,而PPI上一次出现环比上涨还是在两年以前。
通胀压力可控
近期物价上涨引发了市场的热议。春节过后,蔬菜特别是猪肉价格本应步入回落通道,但今年物价却似乎“热情高涨”,“姜你军”、“蒜你狠”、“向前葱”重出江湖。
“总体来看,3月份CPI涨幅仍然处于相对高位的‘2时代’,这主要是由于在天气和周期性因素影响下,猪肉和蔬菜价格出现了较大上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3月份信贷投放下降较多,流动性对物价的影响下降,此外,3月份生产流通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供应增加,因此,3月份CPI涨幅并未继续上扬。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3月CPI上涨主要归因于食品价格的推动。从猪肉价格的运行周期来看,目前并非处于供求关系非常不平衡的阶段,短期供求不足才是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蔬菜在短期内供求矛盾也比较突出,而从长期来看,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供给处于偏紧状况也是一大原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也表示,由于前期猪肉价格长时间低迷,养猪场户积极性受挫,导致生猪存栏下降,生猪产能处于近年低位,市场供应偏紧,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4%,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民生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2月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创2009年以来新低,近期仔猪价格飙升源于供给侧收缩而非需求端扩张,能繁母猪存栏少将限制生猪补栏,年内生猪供给不容乐观。但由于总需求不强、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接近历史最高价、牛肉羊肉价格下跌等,也将限制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对于全年的物价走势,连平认为,向上攀高虽是总基调,但CPI不大可能出现暴涨态势,进而偏离通常的运行轨迹。他预计,全年物价可能处于2.5%~3%区间,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完成无虞。
经济现底部企稳信号
2月以来随着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和鲜菜价格)推动CPI出现明显上涨之后,“滞胀”之声不绝于耳。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物价“滞涨” 减轻“滞胀”担忧。3月份CPI同比增速持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市场此前这种过度的担忧。
“虽然今年物价会明显反弹,但出现‘胀’的概率不大,虽然猪肉和粮食价格的反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今年CPI整体出现一定涨幅。”章俊表示,但非食品价格鉴于需求疲软及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将维持平稳。政府出于稳增长目的而实施的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多的是反映在资产价格(股市/房地产)而非CPI上。
昨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3月份PPI同比下降4.3%,降幅进一步收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PPI环比在经历了两年多(2014年1月份以来)连续负增长之后首次转正,这与月初公布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反弹至55.3(创2013年3月以来的新高)相印证。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从PPI等价格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从底部向上拱的苗头”。
范剑平解释说,在各种市场反应中,他最相信价格指标。PPI是社会总供求真正的“晴雨表”,“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忽悠得了这么大的价格”。
具体来看,石油/天然气开采、铁矿石、化工等行业价格止跌回升;而包括钢铁、有色等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
章俊称,这一方面与最近国际油价和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有关,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年初以来,政府对包括房地产行业以及基建等相关行业的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以及短期内去产能的预期弱化,也在客观上刺激了企业补库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