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了14条政策措施,包括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巩固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着力优化外贸结构、进一步改善外贸环境。]
刚刚经历一季度外贸的低潮,在《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众多专家看来,国务院有关促外贸的文件来得非常及时,政策既精准又着眼于长远。
《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9日公布,从金融、贸易、财税、新业态、转型升级等多方面下手,促进外贸持续回暖。
但多位接近决策人士对本报记者强调,立足高远,涉及多部门协调的《若干意见》,还得看未来进一步落实细则才能评估实际效果。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看到了“调整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和“减免规范部分涉企收费”这两个关乎所有外贸企业现金流的核心政策。
其他人则发现,在细节之处,《若干意见》关切外贸长远转型升级的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培育、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
短期核心政策是出口退税
第一季度外贸水平的逐步回暖,一个背后重要的政策因素是不断回调的人民币汇率。在本次的政策包中,又再次强调了出口退税。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汇率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而出口退税则影响的是现金流。
周世俭认为,影响外贸的两个最核心因素——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回调、对出口退税的足额及时保证,都已经或者即将在未来的三个月显出威力。在年中之后将会进一步回调,到第四季度会有较明显的效果。
《若干意见》中显示,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对照相机、摄影机、内燃发动机等部分机电产品按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退税,确保及时足额退税,严厉打击骗取退税。完善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办法,逐步提高出口退税一类企业比例,发挥好一类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退税倾斜,表明国家在有意引导产业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提升了。”周世俭说。
此外,《若干意见》还表示,将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和《港口收费计费办法》,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着重打破垄断,加强和创新收费监管,建立打击违规收费机制。
海关总署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7.1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4.4%。4月出口增长显著,同比增长4.1%。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这表明出口趋势已经向好,但依然有很多不稳定因素。而这次文件本身题为“回稳向好”,就能看出,高层对目前外贸形势的判断,不确定性依然很强。
长远规划让人鼓舞
除了短期的刺激性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文件还表达了一种立足长远的方向性。
金融支持被置于首要位置,包括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和大力支持外贸企业融资,解决企业的资金流问题。
首先,进一步降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抓紧评估和支持一批中长期险项目。其次,通过差别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外贸企业贷款。加强银贸合作,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融资规模。
“金融危机之后,出口信保的增长规模一直很高,这次强调表明高层对国际外贸环境的不确定性。”周世俭说。
《若干意见》还提到,加大对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加快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加快培育外贸自主品牌。
多位新业态跨境贸易服务平台企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开展并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总结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对试点地区符合监管条件的出口企业,如不能提供进项税发票,按规定实行增值税免征不退政策,并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和完善。加快建立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抓紧完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退(免)税分类管理办法。
“多年来,我们一直争取的名分总算有希望到位了。”阿里巴巴一达通副总裁肖锋对本报记者说。
此外,同样受到关注的,还包括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建设一批境外展示中心、分拨中心、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等。
一位前述接近决策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说,品牌提升也是关键一环。他重点关注,鼓励外贸企业创立自主品牌,提升出口质量。建立品牌商品出口统计制度。提高非商业性境外办展质量,培育一批重点行业专业性境外品牌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外贸企业收购境外品牌、营销体系等加大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