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16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且连续5个月缩水。
外管局负责人称,11月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美国大选后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贬值、债券价格也出现回调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下降。
在特朗普意外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元指数节节攀升,涨幅超3%,最高升至102.05。这导致非美货币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令外储中非美元计价资产产生账面损失。资深外汇分析师韩会师估算,11月非美货币贬值导致外储缩水约300亿美元。
同时,由于外储主要投资标的为国债,而欧美日债券市场利率11月大幅上行,价格下跌,也对外储规模产生影响。韩会师称,储备投资标的的资产价格重估至少贡献200亿美元。
可以发现,剔除美元升值导致的资产价格缩水外,由于境内结售汇逆差施加的外汇储备下滑压力在150-200亿美元。
韩会师认为,在当前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下,今年下半年结售汇市场逆差压力整体下降的趋势没有明显变化。
徐阳也称,外储变动仍在正常范围内,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在11月快速贬值,但并未引发市场恐慌情绪。随着美元指数在加息落地及特朗普效应逐渐消退后可能出现的回调,以及全球债券收益率上行或暂告一段落,12月外储变动幅度有望减小。
外储连续缩水逼近3万亿关口引发市场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此前对和讯网表示,无须担忧当前外储缩水,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我国外储规模将回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也表示,3万亿并非中国外储红线,中国从资本输入国变为输出国,外汇供求发生变化,导致短期汇率波动,而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偏多,未来5年内还会有超过1万亿美元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