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新平台上出现短期小幅波动,特别典型地体现在工业增加值上。今年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走出一个完整的“M”型。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4%,比6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同月加快0.4个百分点。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较6月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是拉低工业增加值的主要原因。但是,7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0.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工业内部升级态势仍然比较明显,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的趋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的同时,钢材产量和发电量同比增速却创下新高。
关键词1: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2.1%成新亮点
今年3月和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达到7.6%,成为近年来工业增速少有的高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到6.4%,是向正常回归的表现。3月、6月是少数情况,近年超过6.5%都很少见。”
对于工业增速在7月份放缓的原因,毛盛勇解释说:一是今年7月份全国大面积的高温天气,高温酷暑之下,停产检修的企业比上年明显增加;二是南方地区洪涝灾害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对工业生产带来了一些影响;三是按照新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有一些地区加快了淘汰环保不达标的过剩产能的力度。
牛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工业生产增速在企业补库存周期性放缓影响下略有回落,当前补库存周期趋于尾声,库存增速将放缓,补库存转为出库存,当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预计,下半年工业增加值将增长6.5%左右,全年将增长6.7%左右。
当前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迹象明显。在工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7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0.7%,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7和4.3个百分点。
工业动能的转换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分区域来看,各地工业增加值表现差异还比较明显。7月,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中部地区增长7.9%,西部地区增长5.9%,东北地区增长0.6%。工业增加值增速中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东北的情况在去年同期也存在。
在牛犁看来,中部地区工业增速快于全国整体增速,有钢铁、煤炭等原材料行业价格上升的因素,东部地区则在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上领先。
关键词2:发电量单月增速创3年多来新高
在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的同时,钢材和发电量等指标却不降反升。7月钢材日均产量同比增长2.7%,仅次于今年1~2月的增速。7月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8.6%,是自2014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7月出现低工业增加值、低PMI和高发电量的情况,工业增加值与发电量走势再次偏离,发电量高可能主要在于夏季高温发电。
今年以来,除了前两个月和7月发电量持平或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外,其余月份,工业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发电量增速1到2个百分点。邓海清认为,“低发电量+高工业增加值”表明轻工业增速高,而重工业增速低。
对于钢材走势,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宏观经济L型企稳态势已经确立,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格局依旧,因此中国钢材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甚至是较大幅度增加。
在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经历化解产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工业内部也呈现新的特点。
在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看来,此前的过剩行业出现强者恒强的特点,龙头企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洗牌之后,正在通过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建立“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