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周四),美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美联储通胀指标之一的美国4月未季调核心CPI同比2.1%,略不及预期,与3月份持平;环比来看,仅增长0.1%,为5个月来新低,亦不及预期和前值。
具体来看,美国4月季调后CPI环比0.1%,为去年11月份来新低,预期0.2%,前值0.2%;美国4月未季调核心CPI同比2.1%,预期2.2%,前值2.1%;
作为美联储官方首选的衡量基本通胀趋势的指标,4月核心CPI增幅不及预期,这降低了美国通胀在未来几个月高于美联储通胀目标的预期。
4月CPI增幅放缓主要受汽车和机票价格大幅回落影响。其中汽车价格中,新车价格在四月份下跌0.5个百分点,二手车价格则大幅下滑1.6个百分点,为2009年3月份来最大跌幅。4月份机票价格下降2.7%,创2014年1月份来最大跌幅。与此同时,食品、能源、医疗以及服装类价格4月份出现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核心CPI数据不及预期,但美国4月未季调CPI年率则增长2.5%,符合预期,且高于前值,为去年2月以来最大增幅,因汽油和房租价格上涨被医疗价格回落而抵消。
稍早,新“债王”Gundlach在Doubleline的资产配置会议上曾表示,美国通胀有进一步走高的趋势,他特别提示,如果核心CPI能突破2.25%,那么通胀会实现质变,甚至有可能爆发。但如果核心CPI没能升破2.25%,那就只是和以往一样的平常。
上周,美联储利率决议按兵不动,会议声明显示,美联储延续了对经济的乐观态度,重申经济环境保证了循序渐进加息进程。
但对通胀问题,美联储则启用了“对称”这一新词。美联储认为通胀料将接近2%的美联储中期“对称”目标水平,同时删除了“密切关注通胀发展”的表述。
美银美林指出,美联储提到了通胀目标是“对称”的,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容忍高于2%的通胀率。但问题是市场目前还不清楚,要成为一个“触发器”需要有多高,或者要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应该有多低。
周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出席某会议时称,尽管美联储自2015年12月以来已经6次上调基准利率,但美国金融市场状况已变得更加宽松。鉴于美国经济的规模,美联储政策对其他经济体的溢出影响是可以预期的。
对于5月份议息会议上“对称通胀”概念的提出,鲍威尔则表示,市场不应该对美联储的举动感到震惊。美联储将尽可能清晰地与外界进行沟通,以避免扰乱市场。不过,他接着表示,央行将继续以“明确和透明的方式”传达其政策策略,以帮助调整预期,避免市场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