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6个月提升
1-2月份社零总额66064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与2018年12月份持平,比11月份高0.1个百分点;从实际增长看,扣除价格因素,社零实际增长7.1%,比2018年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比2018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增速比2018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从去年9月开始,投资增速就出现企稳回升的趋势。消费者信心指数自2016年5月开始快速上升至120以上运行,2018年6月指数降至近两年低点回落至120以下,并持续在120以下运行5个月,自2018年9月开始出现持续回升至今,与投资增速同步回升。
二、民生相关消费持续增长
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吃、穿、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日用品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基本平稳,部分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乡村消费增速持续优于城镇消费增速,占社零比重同期微增。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210亿元,同比增长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854亿元,增长9.1%,较2018年12月增速两者均有放缓。乡村消费零售额占社零比重14.92%,较2018年12月份乡村消费零售额占社零比重14.79%,提升了0.13%。
三、减税降费红包提振消费者信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4月1日减增值税,5月1日降社保费率,今年力争把企业办营业执照时间降到5天甚至3天。今年要再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这不仅让工业企业受惠,商业企业也同样受益。减税降费、简政时间表已经明确,更多改革举措还在路上,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红利有望密集释放。
从趋势看,应该给实体经济、给企业让利,让他们在国民收入分配的蛋糕中的比例更大,这样能更多带动就业,让就业人群增加收入。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这样做不是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2018年提出“六稳”政策,两会列出受惠政策执行时间表,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有助提振消费者信心持续回升,促进社零增速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