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基本结束,经济持续恢复。8月3日公布的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2.8,较6月提高1.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
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录得51.1,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
制造业产出已连续五个月处于扩张区间,7月生产指数录得2011年2月以来最高。许多企业表示,市况从疫情中逐渐恢复,客户需求增强。新订单指数也录得2011年2月以来最高,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海外疫情继续拖累出口,7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为六个月以来最低。
新订单增加导致企业积压工作量小幅上升,积压工作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上升。但制造业企业对增加用工仍持谨慎态度,7月就业指数连续第七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不过,降幅为今年以来最低。据企业反映,增效、裁员、员工离职后未填补空缺等原因,导致企业7月压缩用工,也有部分企业称因顾客需求上升而增加人手。
新订单增加,也导致厂商继续增加采购,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录得2018年3月以来最高。产成品库存指数则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轻微,与上月几乎持平。企业普遍反映,产成品库存下降与市场需求改善及交付新订单相关。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并录得2018年11月以来最高。在投入成本上升和市况改善的共同作用下,制造商继续小幅上调产品售价,出厂价格指数录得2018年9月以来的新高,但部分厂商称促销活动和新订单的竞争压力,继续限制了整体定价力。
制造业界对未来12个月持乐观态度,7月中国制造业乐观度虽较上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企业普遍看好增长前景,原因是预期经济将从疫情中继续恢复,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强。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表示,7月局部疫情反弹不改国内整体向好的大趋势,经济修复仍在持续,供给、需求两侧同步向好,相关指标亦保持良好态势,但就业和外需的疲弱仍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