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CFO调查:再度上调中国经济展望
CNBC全球首席财务官委员会(Global CFO Council)最新公布的第四季度调查报告,全球主要的大型企业的首席财务官们普遍将把中国经济展望从第三季度的“稳定”上调至“温和改善”。而美国评级仅仅为“稳定”,仍落后于中国。
2、1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3.9%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0年1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3.9%,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在50%以上。欧洲、美洲和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回落,亚洲制造业PMI较上月有小幅上升。
3、韩驻华大使:签署RCEP为加速韩中日自贸协定奠定基础
据韩国驻华大使馆6日微信公众号文章,驻华大使张夏成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加速韩中日自贸协定奠定了基础。张夏成说,希望韩国与中日两国相互合作,推进更高水平的韩中日自贸协定。
4、美国一系列援助措施即将到期,1200万失业人口恐失去经济来源
在长达数个月的僵局后,美国财政刺激法案仍然迟迟未能推出。尽管美国国会近期提出一项新的9080亿美元规模的刺激方案,重振了市场的信心,然而这项法案背后面临的压力巨大:美国多项纾困救济措施即将在年底到期,如果本次刺激法案再度落空,意味着将出现上千万的失业人口失去经济来源、租户将被驱逐出家门、学生贷款偿付压力陡增等后果,从而对经济构成严重打击。
5、英国和欧盟同意恢复谈判 “脱欧风波”结局仍未落定
英国脱欧贸易谈判在布鲁塞尔恢复,英国部长警告称,在周五谈判陷入僵局后,他们仍“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英国首席谈判代表弗罗斯特和欧盟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受命解决悬而未决的最棘手问题: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以确保在12月31日英国退欧过渡期结束后双方进行公平竞争。
6、前两季度英国从欧盟国家进口的道路车辆减少逾六成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官方日前发布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二季度英国从非欧盟国家进口货物的比例从45.6%增加到47.3%。ONS称,非欧盟国家进口商品比例的上升是由中国进口商品带动。今年前两个季度,英国从欧盟国家进口的道路车辆减少了66.6%,从非欧盟国家进口的降幅较小,为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