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关总署: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5%,环比增长11.4%,比2019年同期增长29.6%。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超过去年全年的32.16万亿元水平,比2019年同期增长24%。其中,出口19.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比2019年同期增长25.8%;进口15.8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贸易顺差3.77万亿元,同比增加20.1%。
2、海关总署:前11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
前11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5.11万亿元,增长20.6%,占我外贸总值的14.4%。其中,对东盟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8.9%;自东盟进口2.3万亿元,增长22.8%;对东盟贸易顺差5094.7亿元,增加3.8%。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84万亿元,增长20%,占13.7%。其中,对欧盟出口3.01万亿元,增长23.9%;自欧盟进口1.83万亿元,增长14.2%;对欧盟贸易顺差1.18万亿元,增加42.5%。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4.41万亿元,增长21.1%,占12.5%。其中,对美国出口3.36万亿元,增长19.2%;自美国进口1.05万亿元,增长27.5%;对美贸易顺差2.31万亿元,增加15.8%。
3、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第五次中国—欧佩克高级别对话会
第五次中国—欧佩克高级别对话会12月3日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和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共同主持。与会代表围绕全球能源市场短期、中期和长期展望、中国能源发展规划、欧佩克合作宣言在稳定石油市场方面的支撑作用、欧佩克合作宪章发展、中国油气企业转型与能源安全以及中国—欧佩克能源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4、欧盟千亿全球基建计划存多重障碍
欧盟委员会近日批准了对外基建投资计划,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把该计划作为欧盟未来的主要对外经济政策之一。分析人士称,近期发达经济体接连推出大规模对外投资政策,但由于内部资金筹措短板和推行时点过迟,效力可能有限。
5、IMF:考虑下调对欧元区的增长预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可能即将下调对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因为针对奥密克戎毒株和持续走高的通胀的担忧在积聚。IMF此前预计欧元区经济在2022年将增长4.3%,但表示可能会有“适度的修正”。
6、欧元区三季度GDP增长超预期
周二,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三季度季调后GDP年率终值为3.9%,预期3.7%,前值3.7%。欧盟统计局表示,产出仍比2019年底水平低0.3%。而且,新冠确诊人数的再次激增正威胁着经济复苏。奥地利和斯洛伐克再次实施防疫封锁,而供应链中断正在阻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7、欧洲央行也不得不关“水龙头”了?
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越来越一致认为,增加每月的购债规模只会进一步推高通胀,不会带来什么额外的好处。欧洲央行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可能要被面临的各种阻力暂时“喊停”了。过去两年,欧洲央行购买了超过2.1万亿欧元的债券,以将借贷成本保持在低位。
8、机构评美国10月贸易帐数据
美国10月份贸易逆差自7月份以来首次收窄,反映出出口大幅增长,表明外国对商品的需求正在上升。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从9月份修正后的814亿美元缩小17%,至671亿美元。
9、前美国财长萨默斯:美国未来两年衰退几率达四成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表示,通胀已变得根深蒂固,降低了美联储能够在不导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遏制物价上涨的可能性。预计,未来24个月有30%至40%的可能性会出现经济衰退。软着陆(即收紧货币政策不会严重遏制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在20%到25%之间。在快速增长、通胀的经济环境中,实现软着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10、美经济学家预计美国高通胀将持续到2023年
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6日发布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受需求强劲、薪资上涨、供应链瓶颈等诸多因素影响,美国高通胀将至少持续到2023年。调查还显示,经济学家平均预计今年全年美国经济将增长5.5%,明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9%。超过一半的受访经济学家预计明年年底将实现充分就业。
11、投入成本大增威胁印度经济复苏前景
对于印度企业家来说,现阶段企业投入成本的不断增加成为最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和国内外需求不断增长的刺激下,印度制造业目前正处于加速扩张的态势。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进一步扩张至57.6,为近10个月的最高水平。9月份这一数据为55.9。这也是这一数据连续第5个月处于50上方。但与此同时,由于燃料、原材料和运输成本的上涨,印度企业投入成本也相应地处于不断上涨阶段,并已经成为印度企业家普遍担心的问题所在。
12、花旗:大宗商品表现出众的时代将结束
认为大宗商品将不会有新的超级周期,预计未来两年基本金属将跑赢能源和大部分大宗商品。“一些分析师认为过去一年半大宗商品的出色表现将持续,推动一个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的新超级周期。我们不同意这一观点,”Ed Morse等花旗分析师在电邮报告中表示。预计从明年一季度末开始能源成本将“大幅”下降,下半年农产品价格将下跌这些趋势将“对整体通胀和CPI产生切实影响”。受碳中和影响,工业金属——特别是铝和铜——可能在短期或中期向好。
13、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能扩张达1460亿美元
据Gartner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能扩张计划投入的金额达1460亿美元,相较疫情爆发前高出了50%,更是2016年的2倍。
14、美国汽油和天然气价格出现下降
当地时间12月7日,美国普通汽油的平均价格跌至每加仑3.35美元,虽仍高于一年前的每加仑2.16美元,但为七周以来的最低点。而在过去两个月,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几乎减半。天然气价格在当地时间12月6日暴跌了超过11%,达到2019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分析认为,如果能源价格持续下降,可能会减轻美国经济的通胀压力,并激发消费者信心。
15、丰田11月在华新车销量同比下滑3%
丰田汽车公司6日公布的11月在华新车销量为17.22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3.1%,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缩。另一方面,本田与日产汽车公司销量持续大幅下滑,本田销量下滑20.2%至13.6685万辆,降幅大于上月;日产也下滑27%至11.4073万辆。
16、乘联会:初步统计11月乘用车零售183.5万辆
据乘联会7日消息,11月22-30日,乘用车批发107.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环比上周增长142.9%,较上月同期增长15%。零售89.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4%,环比上周增长159.0%,较上月同期增长34%。初步统计,11月1-30日,乘用车批发214.8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上月增长9%;乘用车零售183.5万辆,同比下降12%,环比上月增长7%。
17、中汽协:前十家客车企业共销售35.12万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1-10月,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江铃股份、上汽大通、长安汽车、北汽福田、宇通客车、南京依维柯、金龙联合、厦门金旅、东风公司和华晨雷诺。与上年同期相比,金龙联合销量略降,其他企业保持较快增长,东风公司增速更为显著。2021年1-10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35.12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87.62%。
18、BDI指数连升第九日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二连续第九日走高,因各类型船运费率悉数上升。波罗的海整体干散货运价指数上涨117点或3.62%,至3352点,为11月1日以来最高。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284点,或6%,至10月26日以来最高的4983点。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上涨2354美元,至41324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41点,或1.3%,至逾一个月来最高的3253点。巴拿马型船日均获利上涨371美元,至29275美元。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上涨36点,至2488点,为11月4日以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