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估计,2010年的顺差估计将达到1900亿美元,基本与上一年顺差规模持平,也远远高于政府最初的期望值。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外贸的表述,以及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的定调,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进出口的平衡是今年外贸最为重要的两项任务。
“减顺差”的压力下,也引发市场对加工贸易调整的猜想。由于加工贸易天然产生顺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决策层一直试图通过收紧加工贸易政策来平抑贸易顺差。
广东一位分管加工贸易的官员透露,暂时还没有收到政策调整的风声,他个人估计,今年不太可能出台涉及面过广的加工贸易紧缩政策。他说,政策调整的力度取决于出口复苏的情况,如果出口增长过快,明显超出决策层预期,加工贸易政策的收紧可能难以避免。
另有商务部人士介绍,目前系统上下对加工贸易的认识基本统一,不太可能重新出台重手打压加工贸易的政策,“即便部分政策涉及到加工贸易禁止目录的调整,也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压力。”
此前一直有消息称,钢材、化工等几类商品将重新被纳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上述商务部人士说,当前加工贸易调整的思路,更多是引导其从东南沿海转向中西部,以及引导企业从简单的参与加工环节扩展至更多环节,延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
事实上,为进一步扩大进口,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降低进口关税,2010年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降至9.8%,并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终消费品进口关税,出台了加工贸易内销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实施进口便利化,进一步加强了海关通关、检验检疫、贸易融资等服务;扩大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