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风
原产于热带雨林中的橡胶树,性喜微风,惧怕强风。微风可调节胶林内空气,特别是促使空气交换,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其进行光合作用,但当风速超过一定 限度时,就会吹皱叶片,加剧蒸腾,造成水分失调,使橡胶树不能正常生长。如过大的常风; 冬季的寒潮风、沿海植较区的台风和云南局部地区的阵性大风,都 对橡胶树的生长和产胶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抑制作用,强风还会吹折、刮断橡胶树,造成严重损害。
(1)常风
① 年平均风速<1米/秒,对橡胶树生长有良好效应。
② 年平均风速1—1.9米/秒,对橡胶树生长没有大的妨碍。
③ 年平均风速2.0--2.9米/秒,对橡胶树生长、产胶有抑制作用,需要造防护林加以保护。
④ 年平均风速≥3.0米/秒,严重抑制橡胶树的生长和产胶, 没有良好的防护林,橡胶树不能正常生长。
(2)强风
① 5—6级风(8—13.8米/秒),使橡胶树嫩叶皱缩或被撕破。
② 8—10级风(17.2—24.5米/秒),不抗风的橡胶树品系出 现断干折枝。
③ >10级风(>24.5米/秒),使橡胶树普遍出现折枝、断干、倒伏等风害。
一般而言,微风对橡胶树生长有利。但常风风速≥3.0米/秒 时,橡胶树则不能正常生长和产胶,使树型矮小,树皮老化呈灰白色,在定向常风吹袭下,可形成偏形或旗状树冠。1952年曾在 海南北部和雷州半岛大量植胶,由于常风较大,又没有防护林保护,定植胶苗大量死亡,只有在营造完整的防护林网以后,橡胶树才能正常生长,生产才得以发展, 风速大时,水分易蒸发,割线易干,影响排胶。通常在早晨静风,凉爽时割胶,有利于排胶。 割胶时风速>2米/秒,则排胶时间缩短,产量受抑制。
5、土壤
橡胶树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是比较广的,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速生高产的重要因子。土壤条件包括酸碱度、土壤深度、土壤质量以及土壤水分和养分等,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
由于橡胶树根系庞大,呼吸量大,需氧多,因此,种植橡胶树的土壤,必须是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又保水力强的土壤,以季雨林下砖红壤为最好。据海南省调查,通常在砖红壤上种植的橡胶树7—8周年可达开割标准;而种植在燥红土和褐色砖红壤的则需9—10年才能产胶。
橡胶树喜酸性土壤。据资料报道,橡胶树能在pH3.8的土壤中生长,但适宜于橡胶树生长的土壤酸碱度为pH4.5—5.5,而pH<4.0或>7.0时,橡胶树会出现根部腐烂、发霉、甚至坏死,茎干80%以上凋萎。
橡胶树对土层深度的要求是至少有100厘米土层。种植在土层太浅的土壤中的橡胶树,其根系生长受阻,主根浅,树易遭风刮倒;而在半风化的土壤质层,橡胶 树根系能够深入其中,并可利用其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土壤潜水面在1米以内,或是雨季积水,土壤通气条件不良,苗木就会生长不良,因此地下水位在1米 以内的土壤不宜植胶。
土壤养分元素对橡胶树的生长和产胶有明显的影响。橡胶树的生长和产胶,均需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铁等大量元素以 及硼、铜、锌、锰等微量元素。 对橡胶树进行营养诊断,合理施肥,补充某种土壤养分的亏缺,或减少停止某种过剩元素的施用,便可促使橡胶正常生长和产胶。
橡胶树性喜有机质丰富肥沃疏松的土壤。因为有机质能改善土壤质地,使粘性疏松,提高土壤通气程度,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如在海南省保亭、琼中、万宁 等县靠近五指山、吊罗山、 黎母岭一带,其森林下的砖红壤性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达4%-5%,是海南最肥沃的植胶土壤。又如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森林、竹林下的砖红壤性土,海拔500 —1000米的丘陵低山,表层有机质含量为3%一6%,也是云南省最好的植胶土壤。
据长期的经验,以下几种类型的土地,不宜选作植胶地:① 低洼排水不良和积水难排泄之地,②地下水位高,雨季易积水之地;⑧土壤浅薄,土层深度不及1米,或1米土层内有层状石块、 结核、铁盘层的土地;④土壤酸碱度为碱性或含钙质的土壤;⑤ 坡陡、土壤极易变坏,开垦管理费用较大之地。
6、海拔、地形
(1)地形条件对气候及土壤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地形垂直距离每升高 100米,光强平均增加4.5%,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3%—4%,温度下降0.4℃—0.6℃。在山地,南坡和北坡的温度相差很大,坡度愈陡,相差愈大; 日照时间相应缩短,冷空气可滞留在山间凹地 和谷地中,不利于胶树生长。
●地形条件对水分的影响 在山地,携带水分的气流受地形阻挡而抬高,继之冷凝而成雨,因而大部分水分降落在迎风坡面, 而背风坡则成雨影区。降水量和相对湿度通常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多,山地的云量和浓雾皆多。
●地形条件对风的影响 丘陵、山地由于地面阻挡,风力一般要比平地小些,但隆起部位和峡谷,风速通常增大。不同坡面的受风情况有明显差别,特别是强台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风害率差异甚大。冬季的寒潮大风,迎风坡的橡胶树在风和寒的双重影响下,寒害加重。
●地形条件对土壤的影响 土层厚度一般上坡比下坡浅,谷地土层最厚;土壤腐殖质含量北坡比南坡高,南坡一般比北坡侵蚀严重。
(2)橡胶树对地形条件的适应性
1.海拔高度与橡胶树生长、产胶的关系 随海拔高度升高, 胶树的年生长周期相应缩短,开花期推迟,提早分枝,且分枝部位降低。海拔升高300--500米,幼树叶蓬生长减少1—2蓬,叶面积减少25%一35%, 茎围增长减少10%一25%,且年割胶期缩短,产量下降,寒害加重。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湿度、风和坡 度越大,土壤越瘠薄,发生的病害也较多,对橡胶树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在海南海拔高度以不超过300米植胶为宜,云南植胶区不宜超过800米,广西植胶区 不宜超过250米。
2.坡向、坡位、坡度和橡胶树生长、产胶的关系 橡胶树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大,从平原到坡地均可正常生长。不过,我国植 胶区的地形复杂,小环境的气象要素的差异较大,一般气温分布总趋势是:阳坡>阴坡,南、西南坡>西、东南坡> 北、东北坡。 在平流降温或强辐射冷径流通道区,迎风坡易受寒风袭击,平流 降温时,坡上、坡顶的寒害重于坡下,海拔高处重于低处。日照时数的分布;南坡>西坡>东坡>北坡。其他如狭槽 地形,马蹄山沟小盆地、低洼地、风口地等均可对光照和冷空气产生再分配, 形成不同的寒害地段。湿度的分布地势:坡位越低,湿度越大 (上下差异5%一8%),阴坡比阳坡大2%一9%。因此在选择植胶地时,对大面积“冷气聚集”的谷地,北或东北坡地、背阴地、 迎风坡地均不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