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新貌
2010年,茂名市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茂名市区通往茂名港的茂名大道改造工程已经完成,茂名港博贺新港区已动工建设,一批石化、煤电等大型项目陆续上马。广东省茂名石化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炼油、乙烯后续深加工企业纷纷落户该园区。
立足区域功能定位,服务全省、全国,努力把茂名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重化工业强市,美丽的现代化的宜居海滨城市,产业优化、生态文明、体制完善、人民幸福的和谐粤西经济强市。茂名正在奋力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经济社会篇
2010年来,茂名的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干部队伍更加朝气蓬勃,谋划科学发展的思路之新、力度之大、韧劲之强、成效之显著,出乎许多人的想象和预料,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明显提速、效益明显提高、后劲明显增强的喜人局面。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跻身全省前列
2010年1至12月,茂名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89亿元,增长13.2%。2010年1至11月,茂名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0亿元,增长48.3%,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1-10月(下同),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8%;纳入省的25项重点项目,已有18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余7个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基础建设,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60.7%,其中出口总额增长57.1%,增幅位居全省第1位。受发展基础和条件制约,以前茂名某些单项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是有的,但各项主要指标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甚至跻身先进行列,是罕见的。在大灾之年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更是来之不易。
打造“三个基地”取得突破性进展
打造“三个基地”(世界级石化基地、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和特色现代农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在去年9月召开的粤西地区现场会和粤西地区工作会议上赋予茂名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对茂名提出的“十年再造一个滨海新城区”规划十分赞赏,认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干好了将来会名留青史”。抓好这四件大事,是茂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茂名振兴发展、实现“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的希望所在。2010年来这些项目和工作都在加快推进、全面推进,取得了瞩目的成效。
第一,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取得新突破。投资41亿元的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工程正在抓紧实施,2012年可建成2550万吨/年产能;积极谋划和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增建一套100万吨/年乙烯装置、新建一套100万吨芳烃装置。同时,投资23亿元的煤制氢项目正在积极推进;6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90万吨/年PTA(对苯二甲酸)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石化工业区不久前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区,正按照“一区多园”(石化下游产业链园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个功能区)的模式和循环经济理念,实施扩区增容规划;该区2010年新引入石化后加工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约5.74亿元,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8个。预计石化工业区2010年的产值和税收增幅将高达70%和50%以上。
第二,打造“全省能源物流基地”取得新进展。依托茂名石化和大型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能源物流产业。储量达200万吨的北山岭原油商业储备基地主体工程已建成,茂名原油储备能力达到400万吨。积极谋划建成面向粤西、辐射北部湾、联接大西南的省级煤炭中转储备基地,目前粤电15万吨煤码头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加大电力电网建设力度,茂名中坳风电场、茂名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茂名市电网建设等项目已经开工,进展顺利;茂名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首期)已动工建设,粤电2×100万千瓦博贺电厂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积极构建以港口、铁路货运站场和临港工业园为中心,面向广东、辐射北部湾、联接大西南的现代物流平台,茂名港博贺新港区物流基地、茂名市计星物流广场已开工建设;同时,洛湛(茂)铁路的建成,使茂名北上湖南的运输距离比过去缩短了近三百公里,也为中南地区提供了最近的出海口。
第三,打造“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取得新成效。加快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和农产品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目前,规划面积3000多亩的市食品加工区已全面启动,首期开发土地面积200亩,首期入园的骨干项目10个。大力培优培强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业龙头企业的8个建设项目列入广东现代农业100强项目;新建成罗非鱼加工厂3家,年加工出口能力由以往的1万多吨增加到3万吨。推进农业标准化,2010年新增了7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目前,已有31个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成功举办广东(茂名)首届现代农业博览会,签约项目131个,其中111个项目规划建设进展顺利。荣获“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全市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10个。
第四,环水东湾新城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在抓好规划的基础上,举全市之力推进“三路”(市民大道、海洋大道、环城海滨大道和大洲岛大桥、水东湾大桥)、“两校”(茂名市第一中学和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四区”(七迳片区、高地片区、旦场片区、博贺新港区)等滨海新城区启动项目的规划建设,力争三五年内把这些启动项目建成。可以说,环水东湾新城已成为茂名发展的一方热土,是茂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最大亮点和最大兴奋点,它的发展将打下茂名未来发展的百年基业。
率先干成一系列实事改善民生
全力实施增加就业岗位、改造农村薄弱卫生院、改善办学条件、扩大社保覆盖面、“双到”扶贫、廉租房安居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省县乡道改造等实事工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最突出的亮点:一是廉租房建设创出“茂名速度”。抓住“三旧”改造有利时机,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廉租房630套,基本解决茂名市区2009年前登记在册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茂名市区廉租房建设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走在全省前列,创造了茂名特色。二是医疗卫生事业创出“茂名品牌”。投入2亿多元改造80间薄弱乡镇卫生院,截至2010年10月底,已竣工28间,在建47间,2010年底全面竣工,这是继“告别泥砖房”工程之后,茂名率先完成的又一大民生工程。高州市人民医院被誉为医改的“高州模式”,引起各级领导和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三是高中阶段教育迅猛发展。大手笔投入新建10所大规模、高标准、高质量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总投入达25.16亿元,同时加快扩建一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可新增10万多个优质高中阶段教育学位,在全市掀起了新一轮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热潮。目前部分项目已投入使用,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73%,比上年提高16.11个百分点。
面对千年一遇的“9 21”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在胡锦涛总书记和汪洋书记的亲切关怀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快速反应、果断决策,统筹部署、科学应对,指挥有方、行动有力,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指挥部和派出工作组,迅速组织避险转移,展开应急救援,转移救助受灾群众近4万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在整个抢险救灾过程中,全市各级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在灾情最危急关头,领导班子成员冒着生命危险分别率领10多个小分队徒步10多小时进入交通、通讯中断的“孤岛”村庄,摸清灾情,实施救援。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之后,又及时转入复产重建工作。灾区1990户全倒户已动工建设新房,仅两个月时间就已有106户搬入新居,其余的春节前可全部入住;85所学校已维修恢复,872公顷被毁农田已垦复,水毁交通和水利设施修复重建取得初步成效。
石化产业篇
茂名市石化产业优势突出。茂名拥有1350万吨炼油生产能力和全国首座百万吨乙烯工程,是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生产基地。茂名石化产业起源于国家“一五”期间重大工程,茂名石化在“一五”156个项目中,是当时广东唯一入选项目,从原来的油页岩干馏试验厂,已发展为国家沿海地区九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广东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随着茂名石化工业园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大批企业项目进驻上马,目前,茂名市重化工业初步形成了“三区一线”的区域布局。“三区一线”包括文冲区、乙烯区、博贺新港区,以及三区外衔和内接的输送管线。
石化产业厚度全省第一
一是原料丰富。茂名是珠三角塑料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原材料基地和集散地,可提供各类燃料油及合成树胶、合成橡胶、有机化工原料等达400多种,产品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茂名原油加工量占全省的44.7%,乙烯产量占全省的47.3%,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产量占全省的43.2%。
二是拉动作用强。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的石化工业100多家,总产值约113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0多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6家。
三是科技含量高。在全市1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9家属于石化行业,在90家民营科技企业中,约30家属于石化行业,石化产业的厚度位居全省第一。去年茂名石化工业区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8%。
四是载体建设好。2008年,茂名石化工业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茂名石化产业基地,是全省唯一省部共建的园区。目前,申报省级高新产业区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园区规划管理先进、科学,又有中石化的原料承诺和公用工程支撑,良好的创业条件,吸引了山东鲁华、辽宁奥克等众多知名化工企业入驻。
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
依托茂名石化公司,积极争取建设规模为4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和100万吨/年芳烃茂名石化基地,打造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带龙头;依托博贺临港工业区,积极谋划引进新的大型石化项目;依托珠海(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建成10个以上产值超10亿元的石油及乙烯后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打造规模宏大的石化产业集群。
加快延伸壮大石化产业链。石化产业是茂名特色现代产业的主体。继续做强“油头”。大力支持茂名石化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项目;全力推动和配合茂名石化公司多上、快上新装置、新项目,确保茂名石化公司广东沿海石化产业龙头地位不动摇。重中之重是加快做大“化尾”。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开发石化下游产业,是茂名最大的潜力和希望”的指示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各类企业参与石化中下游项目开发,加快发展石化中下游精细化工业,建成一批石油及乙烯后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加快形成综合性石化产业集群。
特色农业篇
茂名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卓有成效,是我省著名的农业大市。茂名市建设了享誉国内外的特色农业“十大基地”,即水果、淡水养殖、海洋渔业、丰产林、北运菜、竹藤器、南药、山地鸡、生猪和花卉生产基地,并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初步形成基地化、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格局。
茂名农业的建设成就可以概括为“三个第一”和“四个最大”,即:粮食总产量全省第一,蔬菜总产量全省第一,肉类总产量全省第一;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经济林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和罗非鱼生产基地。目前,茂名市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达90%以上。
特色农业发展亮点纷呈
一是特色农业向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形成了荔枝、龙眼、香蕉、水东芥菜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10多个。目前全市万亩以上的果场有5家,千亩以上的果场超过100家,适度规模经营的水果面积占水果总面积的五成左右。畜禽规模养殖占60%以上。高州北部大养蛋鸡,产蛋鸡超过60万只,年产鸡蛋超万吨,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鸡蛋生产基地。茂名“金三角”罗非鱼产业带成为全省最大的养殖基地。
二是特色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茂名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已达169家,其中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5家。这些企业中,加工型龙头企业26家,2009年实现农产品加工值36.7亿元。全市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98家,超5000万元的有15家,超亿元的有11家。2010年,茂名市有8家农业龙头企业的8个建设项目列入广东100强现代农业项目。目前,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142家,水产品加工能力34万吨/年,水产品加工总量20万吨,加工率22%,加工产值19亿元,占全市渔业总产值的21.6%。水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有8家,年加工量70549吨,年销售额74270万元,年出口量20137吨,年创汇3612万美元。
三是特色农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推进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了茂名市特色产品的质量。2002年以来,茂名市承担建设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共55个。目前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0个,有机食品11个;累计已有43个基地56个产品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的认定和认证;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农业类)28个。茂名市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6.7%,水果抽检合格率100%,水产品抽检合格率96.6%,畜牧产品抽检合格率100%。
四是特色农业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采取农科推广、科技下乡、农业科技培训、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了品种优良化、栽培技术规范化、生产手段现代化、管理科学化进程。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生猪良种率达93%,家禽良种率达85%。认真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通过“绿色证书”、“阳光工程”等,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建立科技示范户5860户,示范带动农民117200户。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2008年底,全市下田作业的拖拉机达10956台,机械耕作面积165千公顷,占农作物种植面积63.89%,比上年同期增长27.3%。
打造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基地
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优化种养业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到2020年超10亿元的企业发展到20家以上。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引导农产品、海产品加工企业向食品工业园区聚集。抓好罗非鱼养殖、加工、出口一体化建设。以博贺渔港为基础,加快建设国家级海洋渔业基地,重点发展远洋捕捞、近海养殖、海产品深加工。以优化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为重点,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一批国内重要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培植发展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