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商品市场持续盛宴 全球通胀红灯频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1-02-10
核心提示:  伴随本月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年内首次加息,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防御通胀的旗帜愈发鲜明。事实上,在食品、能源及其...
  伴随本月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年内首次加息,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防御通胀的旗帜愈发鲜明。事实上,在食品、能源及其它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洪流面前,通胀威胁已经成为需要全球决策者密切关注的问题。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2月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胀将是未来一年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冲击将明显超过发达经济体。
  全球商品价格普涨相对于以往的通胀威胁,自去年底以来日益加剧的本轮通胀呈现出明显的输入性特征。从石油到农产品、贵金属,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正在经历普涨盛宴。而这场盛宴一方面将已然出现经济过热的新兴经济体置于更严峻的通胀威胁之下,另一方面则令一心刺激经济复苏的发达经济体突然有些首尾难顾。
  联合国粮农组织本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该机构编制的一项覆盖55种粮食产品的价格指数1月份再升3.4%,连续第二个月刷新历史纪录。本周二,该组织再发报告,称中国五省干旱可能会影响到中国2/3的小麦生产,进而导致全球供应进一步趋紧。受此影响,美国小麦期价周二急升至30个月来高点。摩根大通预测,因库存偏低和产出疲弱等原因,全球粮价在未来几个月将继续上扬。除粮价外,国际油价升势更加令人忧心。上周纽约油价一度突破每桶90美元,伦敦油价更一举突破100美元。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同样节节攀升,国际铜价近期更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三重因素成通胀推手在商品价格普涨的作用下,新兴经济体通胀率全线上扬,巴西2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其1月份CPI同比上扬5.99%,大大超出在年底前将通胀率控制在4.58%的官方目标。与此同时,处于发达经济体阵营的欧元区和英国通胀亦有加剧上扬迹象,目前双双超出官方设定的通胀目标区间。其中,欧元区年通胀率已加速升至2.4%,为两年多来最快。
  张明认为,本轮通胀压力上升主要源于三重因素。首先,供给压力持续吃紧,这主要反映在粮食价格上。受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影响,全球多个粮食产区出现减产,直接导致多种农产品价格迭创新高。其次,需求压力较前期有所恢复。其中新兴经济体保持强劲增长,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加速,生产活动较前期趋于活跃,致使全球范围的需求上升,这一点在石油和其它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方面反映得尤其明显。最后,因发达经济体持续实施近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度充盈,大量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为这一场普涨盛宴提供了充足血液。
  种种迹象表明,上述三重因素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很难出现明显改变,而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也有可能与日俱增。供给方面,从目前南北半球灾害性天气频发的情况来看,多地粮食减产已成定局,而进一步的产出威胁仍然存在;需求方面,张明认为,新兴经济体大幅收紧货币政策进而导致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长料将上扬,主要的不确定性存在于欧洲和日本。
  流动性方面,目前看发达经济体至少上半年内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收紧举动,充盈的资金仍将为高企的商品价格提供支撑。“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通胀确实不易控制。”张明表示。
  东西方承受不同伤痛面对商品价格上扬带来的通胀压力,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虽然苦衷各有不同,但挑战却同样艰巨。
  新兴经济体方面,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超出潜在增长率,出现产出缺口,导致物价上涨。这种内部通胀在输入性通胀的推波助澜下,很有可能表现得更加顽强,也加大了政策应对难度。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通胀带来的问题实质上是收入再分配的问题,即财富从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从低收入群体向依靠财富收入的群体转移,因此更易导致社会动荡,加大政府压力。事实上,近期包括埃及、突尼斯、加纳、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也门等地出现的国内动荡都与物价上涨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张明认为,新兴经济体可能需要采取三个措施应对通胀。首先,收紧货币政策,控制信贷增速;其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进口和扩张生产相结合的方式缓解供给压力;最后,允许一定程度上的本币升值以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
  发达经济体方面,最大的风险就是出现滞胀。目前绝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国内经济增速明显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这也是这些经济体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始终不高的主要原因。然而,一旦食品和能源价格传导到更广泛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同时缺乏可观的经济增长,那么滞胀将不期而至,届时其宏观政策将面临两难。更值得警惕的是,滞胀将进一步打击这些经济体中的低收入人群,令其不得不承受高失业率和高物价的双重负担。张明认为,要减少滞胀发生的可能性,发达经济体可能不得不依赖国际协作和政策协调,以遏制国际能源、食品及其它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协调、对发展中产粮国提供补贴支持以及共同打击国际游资炒作等。
  全球复苏步伐受挫由于本轮通胀与气候因素关系密切,而对于这种外部冲击造成的通胀高企,政策干预很难奏效,因为增加供给要比抑制需求难得多。然而,效力受限的政策干预却毫无疑问会对经济增长形成掣肘。
  张明认为,过去两年来,拉动全球经济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增长。然而,为应对汹涌而至的通胀压力,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已全面加息,而更进一步的收紧举动已成广泛预期。虽然这种政策收紧不会夺走新兴经济体火车头的地位,但经济减速可能不可避免。与此同时,本来可以心无旁骛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的发达经济体却不得不考虑来自大宗商品市场的通胀压力而趋于谨慎,欧央行和英央行甚至可能早于预期即启动加息步伐。即使是在目前通胀压力最小的美国,期货市场的数据也显示预期美联储于今年12月加息的交易员比例已由一周前的25%急升至接近100%。政策分心对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显然不是好消息。“总体来看,通胀威胁将影响全球复苏步伐,不过不会逆转复苏方向。”张明表示。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