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尼尔森公司今日联袂发布了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四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自三季度后继续下降(100),比三季度回落4点,但高于全球平均指数(90).
调查认为,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收入和就业的预期仍保持乐观,但消费者即期消费意愿明显下降,尤其是对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担忧、居高不下的房价以及利率的持续上调等因素,都一定程度上了抑制了消费意愿。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CPI年均在5%以上,其中1988年达18.8%,1994年为24.1%,而2010年最高月份也仅为5.1%。当前的通胀并非“紧缺”经济,主要是鲜菜、鲜果拉动较大。尼尔森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马祺Mitch Barns 也表示,消费者通胀预期上升对于消费者信心水平和他们对于消费的看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从数据看,其对消费行为和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造成的实际影响甚微。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的观点更为激进:“自1996年以后,中国就没有内在的通胀压力,不存在结构性通胀,只有结构性价格波动,这是价格机制运行正常的表现。”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则认为,当前通货膨胀仍在可控范围内,不必过分担忧。目前看房地产泡沫的危险性更大,而且尚无得力措施从根本上抑制房地产投机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