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是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们报到的最后一天。北京铁道大厦的大堂里,每一位前来报道的经济组委员都会被在此守候的记者们团团围住,不管委员的研究领域是什么,提问中总会出现“通胀”二字。毫无疑问,通胀将成为两会的主要讨论话题之一。
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低于市场预期,对通胀的担忧依然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再次重申了政府对遏制物价上涨的决心,称自己“是不会允许物价上涨过快而得不到遏制的”。
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由于近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此前“通胀前高后低、一季度见顶”的预测需要修正,通胀高点可能向后延展。除了目前常用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货币政策手段,应对通胀还需有其他措施的配合。
通胀高点或后移
2月28日,中宣部等六部委举行的形势报告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称,在今年1月CPI涨幅低于社会预期的基础上,2月有望继续回落。
多家金融机构的分析师亦预测,由于春节因素和翘尾因素的影响,2月CPI会有所回落,但通胀升势将在3月体现。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与2007年至2008年期间通胀周期相比,如今国内流动性更为旺盛,资产泡沫也绝不逊色于当年,加上劳动力和资源产品价格也面临上涨趋势,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有过之而不及。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今年通胀将是前高后低。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对通胀高点何时出现,看法正在变化。
“高点也许要到今年的6月-8月才会出现,并可能达到6%左右的高度。”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如果将通胀视为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劳动力价格趋势、食品价格周期和经济周期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受到货币松紧的滞后影响,那么从近期数据来看,大多数助推通胀的因素都仍然在继续发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告诉本刊记者,通胀在全球现在是共性的问题,在中国也成为趋势性的现象。通胀是多种原因推动,其中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体制性问题。
受中东局势影响,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涨。3月2日,纽约市场油价收于每桶102.23美元,自2008年9月以来首次收于每桶100美元以上。野村证券分析师预计,油价将达到220美元,对中国而言,输入性通胀压力陡增。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陈勇测算称,如果油价额外上升10%,中国PPI将因此上升1.7个百分点,CPI将直接增加0.4个百分点,考虑PPI对CPI的传导,这将导致中国CPI增加约1.1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则提醒,下半年CPI存在走高的风险。除了输入型通胀、国内旱灾的影响,政治因素也不容忽视。
刘树成称,今年各级政府换届、庆祝建党90周年以及明年党代会召开,加上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可能导致今年经济增长过热;而物价上涨跟经济增长过热的拉动关系密切。
近期央行回收流动性力度较大,对通胀有一定抑制。但是,如果3月底4月初,由于CPI表现良好,为了“十二五”开局,再次释放流动性,通胀形势可能会在9月开始生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对本刊记者表示,“现在只知道前高能低于7%,后面是不是还高,取决于新的货币政策。”
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对CPI权重进行了调整,居住类比重上调4.22个百分点,这也会使通胀高点发生变化。
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俊郁称,下半年将是非食品价格上涨的高峰,受房屋限购令及成本中枢抬升的影响,非食品、特别是居住类价格的抬升幅度将更大,且更具刚性和粘性,“权重的调整事实上是将目前的通胀转移到下半年。”
货币政策之外
货币政策调整是当前应对通胀的主要措施。2010年以来,央行先后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利率。货币政策紧缩的效果也在显现,短期通胀上涨低于预期,即是政策效果的体现。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法国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抗通胀要运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和汇率。”
货币政策之外,还需其他措施配合。
温家宝表示,最重要的措施还包括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搞好流通,因为农产品流通环节是整个流通环节最薄弱的;要管好市场,主要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但也必须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最近的一份报告认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行政干预手段反映出政府缺乏良策来应对物价快速上涨。行政手段打压物价在短期内有助于避免价格的过快上涨,但是这扭曲了市场价格的信号作用,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混乱,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市场的价格波动。如果排除行政干预措施,那么物价水平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相比之下,财政政策则偏重于通胀的民生保障措施。3月2日,发改委、民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2011年底前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或CPI月度涨幅达到临界条件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此外,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称,今年中国将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稳定消费物价水平,通过进口和储备日用必需品来稳定物价。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告诉本刊记者,通胀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为此,需要削减不公,给最低端行业尤其是农林牧渔一些支持。
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适当幅度的升值,有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3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1美元兑6.5795元人民币,创2005年7月汇改以来新高,较2010年6月汇改重启时升值3.78%。但与同期大宗商品的涨幅相比,升值并不足以弥补。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对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带来的压力,可能不得不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直至最终进行终端产品政府指导价的方式,等待局势缓解。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刚认为,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胀,需要从制度性制约因素上下手,解决结构性问题,提高流通效率。有四方面可以改进:改善公路发展,降低物流成本;调整税率,降低流通行业税负;大流通企业提升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提高流通效率;国家对可以收储的商品增加一些储备。
社科院张平则称,未来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会很大,最根本的应对之策是调结构,去重工化,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张小济告诉本刊记者,最担心的是因为通胀,价格改革又推行不下去了。“我们很多重要的投入品价格,包括电、矿产资源、水、土地、环境收费,等等,早就应该改革。一通胀就不敢动了,通胀下来了,可能经济形势又不好了,又不敢动。”
在他看来,这些改革不推动,所谓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目标,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