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通胀预期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狙击。
近日,日化、糖果和饮料等多家企业纷纷酝酿上调终端产品价格,在消费者中间引起较大反响。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产品涨价有“垄断趋利”之嫌,但是企业因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压力增大却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同时,由于货币投放以及持续不断的巨额资本流入所造成的流动性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从国内看,尽管国家动用一系列措施抑制物价上涨,但目前国内通胀尚未出现任何有意义的下降趋势,而输入型通胀压力则令物价调控面临更大的挑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3月20日指出,今年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内的难度,首先就体现在输入型通胀压力将大过去年。他举例称,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出现73亿美元的逆差,正是源于原材料单价的上涨。
“控制通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于预期,受日本地震及利比亚局势动荡的影响,未来中国输入型通胀恐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国际资本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孙飞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与孙飞持有相似观点的还包括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内的多位分析者。他们的判断基于:一方面,日本地震诱发的日本电子企业和汽车企业停产,可能令中国过去价格长期下跌的交通和电子产品,其价格出现止跌反弹,从而令短期通胀形势更为复杂;另一方面,由于中东局势动荡,国际能源价格一直高涨,而国际油价上涨将提高粮食种植成本,增大粮价上涨动力,由此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会增大。
“从影响通胀趋势的因素看,国内货币因素和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占比大约占到50%,输入型因素占比在35%左右,剩余的影响因素则为国内成本的上升。”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近日指出,今年CPI增速控制在4%以内情况非常严峻。
实际上,为了应对通胀压力,中国从去年开始就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一定的价格管制以及收紧货币政策。从2010年至今,央行共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3次加息。
但在香港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高级副总裁郑磊看来,国内政策对于治理输入型通胀的有效性较为有限。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国家干预价格有扭曲价格体系之嫌,而货币政策收紧效果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受到有效约束。外部不平衡带来的外汇占款增长和输入型通胀压力仍难得到有效缓解。面对当前内外因素交织的情况,要应对通胀,必须依靠系统性的方案。”
除了采取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外,有分析认为,可通过人民币适度升值的方式,来缓解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因为升值可降低进口产品的人民币价格,特别是减轻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避免过度依赖加息挤压内需,进而有利于推进扩大内需的经济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缓和贸易摩擦压力。
不过,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提醒,用人民币升值来抵御通胀,要注意风险。从2007和2008年的经验看,当时人民币升值带来劳动力工资和土地价格的飞快上涨,综合成本因素上涨过快会是企业无法承受的,所以人民币年升值幅度不应该超过6%。
“在汇率比较僵硬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很多,导致人民币流动性增加,也可以考虑让一部分钱到境外投资,同时引导外部资金投入对中国经济有益的产业领域和区域,通过‘泄洪’的方式应对通胀。”郑磊告诉记者。
不过,在郑磊看来,从长远来说,汇率调整等都是辅助手段,要彻底摆脱输入型通胀对国内的影响,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靠经济转型,以内需型经济为主,减少对外部资源和大宗商品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率,降低损耗。中国经济足够强大的时候,对于输入型通胀的抵抗能力也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