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消费 、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8年暴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我国的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我国经济能迅速扭转增速下滑势头,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包括政府主导的投资迅速扩大和诸多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并不顺利,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政策刺激力度和效应在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内需增长动力能否从政策推动顺利转向市场驱动,国内消费能否给我们一个惊喜?这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报专门策划了一组报道“聚焦宏观经济与消费”,分上下两部分,与读者一起解析这一热点。
当1-2月份消费数据刚公布的时候,很多声音将其解读为季节性的调整和回落。在经历了新春和全国两会后,对于“消费只是季节性回落”的反思越来越多出现。在消费之外,2月份的出口数据似乎也成了经济的一个短板,与此同时对投资后劲不足的担心都在增加。
在采访中,专家对记者表示,从最近跟踪的数据看,由于短期宏观调控,经济的复苏变得更曲折和艰难。经济增速二、三季度仍将保持较好的形势,但在四季度可能出现回落和调整。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杨建龙看来,对经济持续增长持有疑虑的“原因在于政府对地产和汽车等领域的限制,特别是地产领域的调整。当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回落了,还找不到第三个支柱,使得经济源头上出现了问题。”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也表示,经济增速呈现回落迹象。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三驾马车”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通胀挫伤消费信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2 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18 亿元,同比增长15.8%,比2010 年12 月份回落3.3 个百分点,其中,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769 亿元,同比仅增长11.6%,增速下滑明显。
1、2月份已经公布的消费增速并不理想。杨建龙说,大家看到消费增速不以为然,认为可能只是季节性的因素。但从我们的判断看,这不是季节性的因素。
据介绍,中国居民平均支出中有45%是为了买车和开车,对汽车消费增速的判断,基本上就决定了对整个居民消费的判断。因此,杨建龙表示,2011年,预计汽车的产销增速最高也不太可能突破10%,意味着新增160、170万辆。这也让消费增速从18%的水平直接回落到15%,“3个点的回落,使消费的增长对整个经济的增长起了拉后腿的作用。”
同时,2011 年1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99.9%,甚至低于“非典”和2008 年金融危机时期。
另一方面,分析人士认为,较高的通胀预期也挫伤了消费信心。国泰君安的报告称,物价上涨通常会推高消费名义增速。但由于目前蔬菜和非食品价格上涨更快,因此CPI持续高于RPI。通胀高企不但对消费名义增速推动不及预期,反而挫伤了消费者信心。
从历史数据看,消费者信心持续大幅回落都伴随着消费环比趋势的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券商不仅看低3月份的消费数据,甚至纷纷下调全年的预测。国泰君安的报告下调2011 年全年消费预测从19.8%至16.7%。
出口贡献或为负
在对外贸易方面,2011 年1-2 月份,我国贸易逆差为-9.1 亿美元,而2010 年同期则实现顺差210亿美元。
杨建龙预计,今年出口增速为20%,比去年回落10%,贸易顺差在1400亿左右,比去年回落了300亿,意味着进出口今年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为负。
杨建龙分析,一方面,2010年,中国进出口的基数很高,想在去年的水平上继续高增长很难;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目前5%的升值区间已经广为接受,可以肯定的是,5%肯定不是上限,上限会更高。”杨建龙说,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叠加上民工荒,欧美经济复苏带给我们的贡献变得无影无踪。
从3月份数据看,胡月晓认为,我国的进出口规模虽然将有一定的回升,但由于占我国进口份额1/4-1/3左右的铁矿石、原油等国际大宗交易商品价格仍然居高不下,3月份的进口额仍将出超出口额,导致我国逆差状况持续。
胡月晓称,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进口均价延续高位,并且我国出口增速也在放缓。“这种情况说明,即使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中国经济高额顺差的时期也已过去。”
华泰联合的报告则认为,虽然三月份可能出口略大于进口出现顺差,但是整个外贸形势仍呈弱势。从先行指标看,3 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继续回落。尽管海外经济在复苏,但调研显示,用工、成本和汇率层面的压力,对国内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投资反弹动力不足
在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黄琳看来,“有些迹象表明投资的反弹或不可持续”。由于投资需求持续上升的动力不足,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应对投资的影响可能在二季度表现更为明显。
黄琳对记者说,首先,1-2 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6435 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固定资产投资低9.3 个百分点,受政策影响较大的国有企业正在收缩战线;1-2 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滑23.6%。
此外,从过去十年的规律来看,中国经济周期启动遵循的规律是,货币撬动间接融资,间接融资带动投资,投资撬动需求。黄琳认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货币紧缩的大背景没有改变,1-2 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2.5%,增速为2009 年以来最低值。其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最强的国内贷款资金同比仅增加14.5%,紧缩的货币政策无法支持投资的持续上升。
然而在杨建龙看来,“唯一值得期待的是投资。总体来说,投资比2010年有所回落,但能保持在22%-24%的水平。相对于消费和进出口,投资显得从容了许多。”预计制造业投资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弥补地产投资回落。
另外,虽然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去年在34%的水平,今年可能回落到21%,但在种种紧缩和限制政策下,杨建龙认为,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已经难能可贵。并且保障性住房对投资的拉动也不可低估。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认为,今年西部地区的投资和“高保田”会成为投资亮点,从而使得整个投资不会下降得过快。
“根据2011年地方两会规划,多数西部省份投资高于全国平均。年初至今,发改委已审批项目200多个,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黑龙江6省市,投资西进获得国家政策支持。”诸建芳说。
但综合来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虽然投资冲动明显,又有高铁、水利、保障房投资热点,但业界对投资增速的预期依然普遍维持在20%左右,认为其对经济的贡献也将表现平平。
地王不再成交下降
虽然全国房价仍稳中有涨,但地王不再,成交量锐减,房地产投资也显露出低迷迹象。即使有1000万套保障房支撑,但全年房地产投资回落,低预期增长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大,这很可能拉低我国内需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记者了解到,这个问题已经引起部分地方省市的重视,但目前还没出台具体的应对措施。
楼市地市双双降温
“2011年是房地产全面调控时代的开始,为此万科最近对所有项目开工节奏进行调整、对所有品类供应进行调整。”万科执行副总裁丁长峰说。
据他透露,万科今年销售额目标原本定的非常高,“王石曾经提出过一个要求,希望今年不要超过1400亿,以前准备不止这个数字,但现在这个数字可能是最终结果。”丁长峰说。
事实上,不仅是万科感觉到今年房地产市场变化。在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政策压力之下,即使是一般购房者和中介机构工作人员也都可以感觉市场的明显降温。
记者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3月中上旬北京期房住宅成交量为2881套、二手房住宅成交量为6999套,总成交量为10297套,相比2009年、2010年同期分别下调了40.6%、52.7%。这期间,已经连续五次“日光盘”的万科长阳半岛项目,销售率下降至63%。
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到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1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8%,但同比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24.4个百分点,说明了全国楼市的总体状况。
不仅仅是商品住宅成交量大降,土地市场降温非常显著。3月份大型开发商也一改抢地备战的传统策略,开始刻意放缓拿地节奏。
据有关机构统计,虽然2月份全国土地市场新推出的土地同比增加了18.7%,但成交面积却下滑了43%。其中住宅用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但成交面积下跌超过50%,地价更是跌破了15个百分点。2月份全国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环比下降了54%。
同样以北京为例,记者根据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粗略统计,今年1季度土地成交总额仅约149亿元,其中经营性用地成交额仅约131亿元。这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成左右。
房地产低增长引发阵痛
实际上,房地产调控从严所带来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大减、开发商投资下降等相关问题已经不能回避,而且已经引起部分地方省市的重视。
房地产投资占中国整体固定投资的1/4左右,若加上相关投资,如钢铁水泥等,整体占中国GDP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房地产的调整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确实不可小视。
“自2009年底至今,房地产历经数轮调控但效果未达预期,短期内房地产调控力度不会松懈,后续相关问题需予以高度关注。”华东某省政府经济分析机构在报告中称。
据悉,该省前两个月购置土地面积增速已经回落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也大幅回落近23个百分点,其省属经济分析机构担忧这对建材、家电等上下游产业造成冲击。但是,对于潜在的问题,目前相关省份还没出台具体应对措施。
当然,包括中金在内的分析师乐观指出,“住宅投资增速的下滑可由部分基建新增投资弥补,今年固定资产与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持平。”并且,今年将新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未来三年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
但是房地产业不景气不仅对投资造成冲击,对其他如家电等消费产业所带来的潜在影响也需关注。
而且,“与以往的房地产调控不同,此次房地产调控将不再是试探性的调控,而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而来的根本变革,最终地方财政依赖土地、内需依赖房产的比例将逐渐下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必须承受转型带来的阵痛。
与前两年车市热情如火的情况相比,今年开年的头两个月,汽车产销却是寒意阵阵。
多位专家预测,今年汽车销量增速很有可能降至个位数,作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分之一的汽车消费出现骤减,将对今年消费数据产生负面影响。
汽车消费增幅锐减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汽车销量为126.70万辆,环比下降33.09%、同比增长4.57%。其中乘用车销量跌破百万大关,创下2009年1月以来新低,车市实际消费需求萎缩预期开始显现。
与之相对应,今年1-2月份,汽车消费额为287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去年12月份下滑了26.3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汽车消费额为1203亿元,同比增幅仅为4.2%。在众多商品种类当中,汽车消费的下降尤为明显。
汽车消费的骤减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走势高度吻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18亿元,同比增长15.8%,比去年12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769亿元,同比仅增长11.6%,增速下滑十分明显。
浙商证券分析师程艳华认为,汽车零售额增速快速下滑主要是由于去年底1.6升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补贴等利好政策正式退出,北京等部分城市实施治堵限购措施以及春节前集中购车等多种因素导致。
后市隐忧较多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熊传林面对2月份汽车产销数据时,仍然显得十分乐观,并且认为汽车的刚性需求仍然很大,但更多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担忧全年汽车增长了。
刺激政策退出和北京治堵示范效应的放大,是众多业内人士对全年车市并不乐观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已经开始在一些车型销量上得到充分体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月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6.19万辆,同比下降3.09%,成为同比下降的唯一一款乘用车车型。熊传林对此表示,交叉型乘用车主要集中在农村市场销售,而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和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对农村汽车市场的冲击很大,农村消费者对于价格很敏感,刺激消费政策退出后,今后几个月交叉型乘用车市场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通过限牌来治堵的政策也正在向其他城市蔓延。早在北京之前,上海已经实施了牌照拍卖政策,而在北京治堵措施出台后,广州也紧接着出台了治堵政策,准备择机实施,此外,重庆、昆明等城市的治堵计划也在酝酿中。
分析人士认为,一线城市向来都有市场带动和示范作用,一线城市的销售受阻,也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城市的汽车消费。
而治堵政策对于车市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以北京为例,仅限牌一项就使得北京车市销量大降71%。数据显示,2010年新车销量达89.1万辆,在实施新政之后,北京市今年新增车辆保有量最多为24万辆,同比下降71%。
全年增速或低于10%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指出,1-2月的数据已经奠定全年低增长的结论,2011年的汽车销量增速在高基数下必然低于1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发展后,汽车产销已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增长基数较高,因此我国今年的产销量不会出现前两年那样的高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杨建龙表示,2011年,预计汽车的产销增速不太可能突破10%,从而意味着今年车市只有160、170万的新增销量。这将让消费增速从18%的水平直接回落到15%。据介绍,中国居民平均支出中有45%是为了买车和开车,对汽车消费增速的判断,基本上就决定了对整个居民消费的判断。
银河证券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如果汽车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没有任何放松,再考虑物价因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增长16%的目标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