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市场是政策市场,正因为如此,在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后,卡车经销商面临了空前的销售压力,甚至有些经销商发出“无法卖车”的感慨。
“4月就不打算卖车了。”安徽一位华菱重卡经销商陈先生(化名)对此颇为无奈:“就算卖出去了,还得给上不了营运证的司机们讲道理,碰上不好说话的,没准就得吵起来。”
这让重卡经销商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市场旺季迟迟不到来,已经让他们背负了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办法》的严格实施,又让很多市场出现“无车能卖”的局面,压制着用户的购车需求。“都说卡车司机是弱势群体,其实经销商也一样是弱势群体。”来自河北的北奔经销商李先生(化名)告诉记者:“政府强力推广,也给企业留下了准备时间。可企业始终持反对态度,加上长期观望,结果就是政策真实施了,我们却没车可卖。”
抱怨归抱怨,在采访中,很多重卡经销商都向记者表示,政策实施已然不可扭转,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尽快扭转市场困局、如何把损失程度降到最低,是目前重卡经销商考虑和关注的重点。
适当延期不治本
近日,华东地区部分重卡经销商收到的内部通知显示:各地运管部门目前已收到通知,油耗不达标的车型在经销商和用户提供3月1日之前购车合同的情况下,可以视同是3月1日之前购买的车型,应予以办理营运证。这意味着《办法》的执行过程有了变通余地,用户可以通过调整购车合同上的时间绕开《办法》的规定。
陈先生证实了这一消息,据他透露,当地甚至将这一期限延长至4月1日。“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陈先生表示,从长远看,如果市场上可售车型无法尽快得到丰富,重卡市场还将处于尴尬的“有需求,无车卖”局面。
山东某地的陕汽经销商董先生(化名)则表示,当地检查很严格,也没听到放宽期限的说法,《办法》对于销售的不利影响,董先生直言只能默默承受。而对于华东等地延期行为,董先生也认为对提升市场信心帮助很小:“用户买了车,却拿不到运营证,这让他们很难接受。一刀切的话,我们还好做工作;如果延期了一次,后续购车用户可能就以此为借口寻求帮助,这反而更加麻烦。”
立足市场作考量
陈先生坦言,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为了迎合用户需求而对车型配置作出调整,用户购车后同样会进行改装,而这肯定无法满足《办法》要求。
李先生则告诉记者,从节能减排、规范运输市场等方面考虑,《办法》的出台和落实经销商能理解和接受,但对于货运市场来说无异于一次“大跃进”。“规范市场秩序的进度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突击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很难对全局产生正面影响。”李先生表示,之前因为计重收费的实施,很多车主把物流用车转为矿山用车,很多车辆因此不需要办理营运证。“更重要的是,现在路上跑的无牌车也多了起来。”李先生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由《办法》带来的销售难题不能尽快得到解决,可能会有更多的非法运营车辆上路。“我建议相关部门还是得立足于市场现状,了解市场上的真实情况,以及用户的切身需求,‘拔苗助长’对市场的影响肯定过于负面,而且不容易得到修正。”李先生分析道。
董先生也认为《办法》的实施有些超出市场的承受能力,在他看来,油耗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各层面不统一行动的话,《办法》执行得再好,也不一定能真正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多位经销商还对燃油消耗量限值的测定方法存有异议,其立足点也在于政府部门对市场实际情况的不了解。还有重卡经销商表示,相关政府部门甚至都没有做好前期准备,从人员配备到检测效率都有待提高。
各地落实须统一
此外,各地执行力度的不同,也让不少重卡经销商很受伤。对此,他们普遍呼吁:各地落实步伐能一致,力度能统一。
在采访中,记者就发现各地的执行力度差异很大。李先生透露,当地对《办法》的执行不够坚决,因此对销售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市场形势还不算很差。陈先生和董先生则同时表示,当地落实工作做得很到位,稍微有些出入就无法拿到营运证。“任何一项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都会遇到这种问题,但这次影响这么大,如果各区域市场再有明显的区别待遇,用户可能会因此去外地购车,这可能还会对重卡销售体系产生影响。”李先生分析道。
对于重卡经销商来说,这无疑将会导致不公平竞争。
“各地执行力度不同,也容易让用户产生无所谓的心态,认为《办法》可有可无,这更不利于《办法》的落实。”陈先生认为,对于《办法》这样颇具争议的政策来说,如果各地在执行上达成一致,会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