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货币政策结构性变化将对大宗商品等资产泡沫起抑制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1-04-29
核心提示:理解一国货币政策有很多角度,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因其特殊性而与对外贸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当前中国经济中有一些与货币政...

理解一国货币政策有很多角度,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因其特殊性而与对外贸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当前中国经济中有一些与货币政策或对外贸易有关的重要现象值得关注。

关于通胀和货币增长速度,笔者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关键就在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最终是落实到货币的增长速度,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如利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相对较小。最近几个月,中国政府不断表达着控制通胀的决心,而这轮通胀的原因无疑是货币高速增长的最终传导,那为何我们没有看到货币增速迅速回落?

首先,国内基础货币的增速往往是被动决定的。为维持固定汇率机制,央行必须对冲大量的贸易顺差。而对冲贸易顺差的结果就是我国央行的资产规模就因为对冲而被迫不断增加。从央行资产负债情况可以看出,国外资产这一项占据了央行总资产的80%有余。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若要从本质上治理通胀,主动降低贸易顺差或者逐步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应该是必要条件。

其次,对外贸易和货币政策。可以看出我国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大幅增加倒逼央行采取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笔者认为其正在经历着一些本质性的变化。从2000年左右开始,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开始加速上升,至今对外贸易已经真正跃升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极之一。FDI和对外贸易为什么会在10多年的时间内如此快速地增长?较低的劳动成本和出口企业的低利润可能是主因。而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背景下,这种模式还能持续多久值得思考。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刘易斯拐点到来导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是中国内部抑制出口的一些因素。而全球的产业结构变化,可能是决定在未来10年或20年中国的出口模式难以为继的国际因素。

笔者认为,在接下来的10年或20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贸易逆差可能会成为一个经常现象,而今年2月出现的贸易逆差可能是个先兆。当然这个变化必然是一个连续而缓慢的过程。贸易顺差和FDI的减少,可能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真正回归到独立,而货币增速可能会下一个平台。

而就短期来看,今年年内将迎来全球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集体转向,货币政策的收紧会加速中国进出口形势的变化,同时也将会真正迎来中国货币政策的紧缩,进而必然会抑制股票、房地产甚至大宗商品等资产的泡沫。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