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避险情绪再度成为外汇市场的主导力量,美元指数连续走强,后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到2.45%。目前来看,风险偏好和货币息差两大因素的博弈,成为影响美元后市的关键。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美联储明确发出加息信号之前,美元尚仍难以摆脱整体弱势格局。
避险情绪再次主导美元走势
上周,多重利空导致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迅速衰退,避险情绪席卷全球商品和外汇市场,而之前连续走软的美元则受到提振连续走强。
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前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超出预期,升至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7.4万。同时,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加拿大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纷纷低于预期。疲弱的数据增加了市场对于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忧,加上在前期上涨中已经累积了可观的盈利,投机资金纷纷从股票、商品市场大批撤离,转而在美元上寻求避险。当日道琼斯指数下跌1.1%、CRB综合期货重挫3.59%,美元指数则大涨1.35%,创下近七个月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6日,有报道称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之后虽然有关当局予以否认,但市场对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的忧虑重现,避险情绪继续推升美元指数至74.91,距75关口仅一步之遥。
除了上述风险因素外,利率预期上的微妙变化也成为助涨美元的因素之一。上周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的“温和”言论,令市场难以对欧元区近期是否再次加息作出判断,也使得欧元多头纷纷离场,进一步打压了欧元走势。与此同时,6日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4月季调后非农就业增加24.4万人,远超预期的就业数据则提升了市场对于美联储的加息预期。
美元短期反转难度大
年初至上周,美元指数从80左右一路下行至72.70的三年低点,期间甚至始终从未产生过像样的反弹。那么,近日美元的走强是否能引领一波大级别的反弹甚至反转呢?
总体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主导美元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投资者风险偏好和货币息差。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复苏,欧债危机问题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市场风险偏好情绪持续上升,美元的避险功能同步弱化;另一方面,在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胀问题渐渐显露之后,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欧元区纷纷步入加息之旅,而基于货币政策目标的不同(除了通胀数据以外,美联储同时关注就业数据),美联储却坚持将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历史低位。在此背景下,美元与其他货币息差的进一步拉大,成为今年美元跌跌不休的主导因素。
不过,从近几日的美元指数表现看,避险情绪无疑已经暂时占据了影响美元走势的上风。目前来看,市场风险偏好与货币利差两大因素的博弈,将成为影响美元后市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4月就业人数提升了美联储加息预期,但同时,数据还显示当月失业率自8.8%升至9.0%,为5个月来首次上升。预计较高的失业率水平将继续对美联储推出加息形成制约,货币息差给美元走势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将得以持续。
与此同时,避险情绪的可延续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包括关注连续暴跌之后的商品市场走势。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欧债危机阴影仍将长期存在、国际局势也不时掀起涟漪,但在经济复苏趋势明确的背景下,仅靠避险需求已经很难支撑美元再次走出类似金融危机期间的强势行情。因此,从中期的角度来看,在美联储释放出清晰的加息信号之前,美元将难以摆脱整体弱势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