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一体化下,期市越来越像股市,而股市也越来越像期市。2011年,两个市场都面临流动性紧缩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又满怀希望。
流动性收紧是股市和期市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新兴国家在通胀的压力下已经开始全面收缩,欧元区在通胀苗头出现后也开始稳步调整,美国处于观望状态等等。这些现象综合起来表明,流动性全面宽松的格局进入尾声,美元未来随时可能转向,并拖累大宗商品的走势。
“美联储债券购买计划的结束并不一定表明全球最大经济体低利率时代的结束,但起码会减弱推动高风险交易的动能,也应给美元带来一些支撑,交易员可能也希望通过借入欧元、英镑和美元获得押注新兴市场货币的资金。”全球最大外汇交易银行德意志银行周二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能推动美元走高。
然而,即便美元指数大幅反弹,那么大宗商品会再现2008年深跌一幕吗?从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近期的经济表现来看,就不会。仅从能源一个角度入手,近期的电荒频频可知实体经济对煤炭的需求依旧,而且是实实在在的产业需求,这并不会随石油的短期波动而改变,而且近期很多小金属不但依然强势,还屡创历史新高。
是不是我们应该对市场的看法更精细化?在期待股市暴涨的人们心中,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即将形成的心理预期成为市场的重要信心。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银国宏分析认为,从整个经济调整的时间周期来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的经济调整在大概率上是进入尾声阶段,而且中国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模式越来越清晰。除了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外,还找到了经济转型期的稳定器,这就是区域城镇化建设和保障房建设。
“一旦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形成。这个标志不一定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高增长,而是GDP增速的强势和稳定,那么现有平衡格局也必将打破,迎来的就是一次股票市场充分调整和震荡后的趋势性上扬。”银国宏认为。
试想,中国新经济增长周期来临,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意味着什么?参考上一轮增长周期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004年-2005年股市消沉期,大宗商品价格始终高位盘整,尤其铜价一直在3000美元附近,引发无数国人的做空梦想。
进入2006年后,股市和大宗商品比翼双飞,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都迎来超级牛市:A股上证指数站上6000点,大宗商品创下新高,铜价更是站上8000美元的历史之巅,让当初做空的人,无法想象。
显然,如果相信新经济周期就在不远的前方,大宗商品的暴跌对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进口国而言,恰恰迎来逆向建仓的良机,这也是2008年大宗商品暴跌之后最好的机会。投资者要做的是,克制短期的恐慌,耐心地观察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