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数据是如何从政府部门获得,是否已经被泄露到市场,具体的情况还不得而知。此前《经济参考报》消息称,这次被查出泄密的人员职位不高,多是处级干部,但都是位于能提早接触到数据的核心部门。
在前期数据获取方面,是数据制作的官员“监守自盗”,还是负责传递数据的官员“无心一瞥”?后期数据泄露时,是通过直接的权钱交易,还是通过掮客间接获得;是通过酒桌饭局“不意说出”,还是通过官员参与论坛等活动“独家披露”?这些隐秘情况都需要等待相关部门在此次查出后进一步牵出数据泄密的细节。
熟悉保密审查程序的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数据泄密等事件的调查重在评估是否造成对外泄密,泄密是否造成并在什么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和相关损失,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何处分未细致规定
每年都有CPI数据提前泄露的传闻,已成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和政府公信力的隐患。
据记者了解,包括CPI、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经济数据在未披露之前基本都属于涉密数据,有的属于机密级,有的属于秘密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下称《保密法》)的规定,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同时,《保密法》也规定,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但如何进行处分,《保密法》中没有更为细致的规定。
为防止数据被泄露,缩短数据传递链条是各国宏观经济数据部门采取的一个有效措施。
德国和英国近年来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已降低数据泄密的可能性。比如,英国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就将其向部分官员通告数据的时间窗口从40.5小时调整到24小时。
为减少数据被泄露的可能性,中国的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接近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统计局已经将CPI数据生产和发布的时间差从72小时缩短到48小时,并正在考虑和论证进一步缩短数据生产和发布的时间间隔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