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关注微博
贵宾专享
决策系统
网站指导
网站指导
K线走势
K线走势
在线工具
在线工具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金融 » 正文

通胀压力进一步攀升使大宗商品调整空间有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1-06-09
核心提示:2011年将近过半,对于大宗商品来说,其价格在上半年已经见顶,但由于流动性仍显宽裕,其外溢效应将持续发生作用,因此,商品...

2011年将近过半,对于大宗商品来说,其价格在上半年已经见顶,但由于流动性仍显宽裕,其外溢效应将持续发生作用,因此,商品价格持续调整的空间将有限,而且调整过后将维持于相对高位运行。

通胀压力进一步攀升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加之恶劣天气和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使得全球物价指数不断上扬,通货膨胀压力日益明显。

为缓解本国通胀压力,新兴经济体已经纷纷走上紧缩之路。目前,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紧缩政策,2010年印度连续加息(回购利率)6次,2011年又加息3次至7.25%。巴西2011年上半年也加息3次,至12%。自2011年以来,中国也已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2次。

但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真实需求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以及内部要素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通胀水平短期难以下调。因此预计2011年下半年,紧缩政策仍将是新兴经济体的主要政策选择。

量化宽松“退而不出”

2011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焦点,集中在两党在2011年预算资金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甚至一度致使政府险些面临停顿。2012年预算案更是一直备受争议。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标准普尔公司于4月18日将美国债务的展望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受困于此,2011年4月27日,美国联储声明明示QE3不会推出。这就意味着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见顶,央行注入的流动性已经见顶。

不过,量化宽松政策见顶并不意味着紧缩的马上到来。

我们认为,美联储对于退出量化宽松的进程,是建立在三大判断之上的。首先,复苏乏力,甚至有二次探底的可能。2010年初时,联储曾准备结束QE1,不料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欧洲爆发债务危机,市场担心二次探底,联储不仅退出无望,还不得不祭出QE2。有了上次的教训,QE2的退出应会慎而又慎。

其次,国债市场形势严峻。美国联邦政府负债累累,地方政府不少处于破产边缘,而美国债市虽然已经处在历史低位,但目前的价格水平,根本未能体现其真实的违约风险,只是联储的超高流动性将其人为地托起。一旦联储开始抽流动性、卖出所持国债,随时可能触发债市动荡,而此对于经济、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冲击,是难以估量的。

第三,通胀压力不大。美国的物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三分之二与劳动力成本即工资直接相关。当前,美国国内高失业率压制了工资的快速上涨,使“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通道形成较慢,通胀水平没有显著走高。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美联储的退出策略一定是得拖且拖,6月底QE2结束后,不会有新的流动性注入,暂时也不会有流动性抽出。

欧洲方面,已经饱受债务危机的困扰,继续向市场注水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同时,欧洲央行唯一的政策目标就是物价稳定,通胀前景对其政策的影响力大。因此,欧洲退出宽松的脚步快于美国。2011年4月初,欧央行提高了基准利率,为金融危机以来之首次。

不过,考虑到加息将加大问题国家的还债成本和违约风险,而且货币、财政双收紧将危及经济复苏进程,欧洲央行已经明确表示,再次加息需要一个较长的政策等待时间。加息25个基点一方面意味着,欧洲的刺激政策已经见顶;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规模和节奏对欧洲以及全球流动性的影响较小。


特别提示:本信息仅供您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站内短信(0)     站内对话(0)